跳到主要內容

特首指局長已負責 意味「不欲追究」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9日 08:56
2010年12月09日 08:5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讀者記性好的話,應記得近年被立法會批評得最厲害的公務員,要數捲入維港巨星匯風波的前投資推廣署長盧維思。2004年盧維思被立法會發出最嚴厲的「譴責」,時任特首董建華火速回應,表示會指示公務員事務局和廉署從速處理。不過今次六大高官被批評,特首曾蔭權只發簡短聲明,指當局確實有不足之處,而俞宗怡已就事件承擔責任。這些說話的潛台詞,等同是「不欲追究」。

報告只言疏忽 沒提官商勾結

同樣都是高官,為何兩代政府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消息稱,雖然專責委員會在報告的用詞強硬,但來來去去只是批評多個高官做法有疏忽、政治敏感度不足,但批評都只是「對事不對人」,亦無涉及港人最敏感的「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或個人誠信的指控,而與以往被問責下台的高官不同,俞宗怡在市民心目中,絕非「大奸大惡」之輩。

當然,政府事前已做好風險評估,先向各政黨摸底,結論是無人要求「人頭落地」。細心評估後,政府認為只要俞宗怡出來道歉,政府認真完善機制,相信就可平息事件。「俞宗怡作為公務員體系的問責局長,先後兩次(第一次是在立法會聆訊中)就事件公開道歉,這對公務員來說已是十分嚴重、沉重的代價。」消息稱。

不過這個炸彈尚未完全拆除,下周三立法會將公開辯論該報告,屆時民情會否出現逆轉,相信是曾班子最為關注之事。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