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希望收到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療效」,長遠目標是把2010年香港碳強度降至較2005年水平低50至60%。實際方向是發展「低碳經濟」,主要針對發電及運輸兩大範疇。
1. 發電
佔香港總溫室氣體排放﹕67%,是碳排放主要源頭
◆2009年發電燃料中,煤佔約54%,天然氣佔約23%,內地輸港的核電佔約23%。港府研究改變燃料組合,建議到2020年,大幅調升本港核發電的燃料組合比例至50%,天然氣比例提高至約40%,高碳排放的煤則佔不多於10%,可再生能源如風力及太陽能佔3至4%
◆鼓勵公共工程及私人企業使用可再生能源
◆鼓勵採用太陽能技術
2. 運輸
佔香港總溫室氣體排放﹕18%,是碳排放第二源頭
◆推動環保運輸,目標於2020年把全港環保私家車比例提升至三成,路面行走的巴士和貨車至少15%是環保車種
◆推廣碳排放較低的生化柴油及其他低碳燃料,減低汽車依賴化石燃料
◆繼續投資建設集體運輸系統及改善公共交通
◆推廣電動車
3. 能源效益
◆本港九成用電來自建築物,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既能減低家居電費開支,亦可減輕商界的營運成本
◆減少空調及其他設施的用電量
◆轉廢為能,2020年前興建一座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兩座有機廢物處理設施,以及一座污泥處理設施,若如期落實,預計可提供總體電力需求的2%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