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鐵完成沙田至中環線過海段途經銅鑼灣避風塘,環評報告透露工程將於香港遊艇會對出海面臨時填海0.4公頃,以便建造一段長160米的隧道,較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在相同地點臨時填海0.3公頃多三分之一。報告指出,兩項工程會結合起來,可以減少填海工程的範圍和時間,屬雙贏方案。
保港會憂影響水質
保護海港協會主席陸恭蕙表示,會跟進報告內容,重點研究填海範圍是否減到最小。她說,原則上支持兩項填海工程結合,以減少填海面積及施工時間。有環諮會委員指出,該會只可根據環評條例審批填海工程,對水質及生態是否有不良影響,是否符合《保護海港條例》不在考慮之列。他認為,臨時填海對水質有雙重影響,「填海會影響水質,移除填海物料期間,又會影響水質」。
港鐵提交的環評報告指出,沙中線紅磡至金鐘段擬於銅鑼灣避風塘內,以「明挖回填法」,建造一條長160米的箱型隧道,施工地點在中環灣仔繞道的隧道上方,沒有其他可行方案。
結合中環灣仔繞道 共填0.7公頃
報告又指出,沙中線與中環灣仔繞道工程於銅鑼灣避風塘內進行的臨時填海工程共0.7公頃,當中0.3公頃已在中環灣仔繞道項目中獲得批准,沙中線要再額外填海0.4公頃;施工期間,銅鑼灣避風塘東南角會進行挖泥工程,暫時重置碇泊區;香港遊艇會碼頭則會遷移至其他地點。
沙中線填海工程暫定2012年動工,2013年完成,工程完成後會移除填海物料,小部分填海土地因工程需要,延至2017年才完全移除。報告指出,根據《保護海港條例》,無論填海是臨時還是永久工程,都要證明工程具有「凌駕性公眾需要」才可進行,因此港鐵詳細研究銅鑼灣是否有必要臨時填海,以及是否有其他代替方案,結果確定目前的建議是工程所需的最小範圍,符合法例要求。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