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審計報告揭發直資學校管理問題後,令社會擔心直資學校「貴族化」。直資中學校監黃英琦昨出席直資學校研討會時提出,將一成直資學額撥作統一派位,為清貧學生保留入讀名校機會,促進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有教院學者支持建議,避免長遠直資名校如「割禾青」取錄富有的尖子,衍生社會矛盾。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下周一就審計署狠評直資學校行政、帳目混亂等,舉行第3場公開聆訊,繼續向教育局長孫明揚質詢監管直資問題,目前未決定會否傳召被指嚴重違規的4所學校校長。
清貧尖子無錢參加課外活動
針對直資學校的批評,教育學院昨舉行「直資學校管理與政府管治」研討會,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監黃英琦於會上指出,現時有三分之一直資學校前身是津貼英文中學,「這些學校多位於九龍和港島,令新界的清貧尖子難以入讀,也不敢報讀,影響社會流動,即使學生獲獎學金入讀名校,也會無錢參加交流團和課外活動」。
黃英琦憶述,曾和一名港島直資名校學生交談︰「該學生將校內居住西灣河豪宅鯉景灣的同學,稱呼為『基層』學生!」她憂慮直資名校學生背景過於單一,會影響學生發展。她引述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的建議,希望直資學校撥一成學額作統一派位。
教育學院副校長鄭燕祥擔心,直資學費日趨高昂,令家境貧窮的學生升學選擇大減,「以往全港約有一成清貧學生,和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一樣,憑個人成績和努力考入名校升學,但直資名校除考慮學生成績外,還會考慮課外活動等,清貧學生難與家境富裕的學生競爭」。他支持撥直資學額作統一派位,否則直資名校會如「割禾青」般搶去尖子,窒礙社會流動。
直資會:需解決學費誰付問題
不過,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陳偉佳認為,若要撥出一成直資學額作統一派位,需先解決學費誰付等行政問題。他續稱,現時議會正消化公眾對直資學校的期望,以及審計報告的批評,正與教育局保持溝通,希望在明年2月前向公眾就審計報告作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