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兩年多前一場金融海嘯引發雷曼事件,香港逾4萬名購買了雷曼迷你債券及相關產品的事主組成大聯盟爭取權益,至今大多獲得賠償,但非迷債的一班事主就命運迥異,有529人去年底獲大新、豐明以原價八成回購雷曼股票指數掛鈎定息保本票據(ELN),涉款2.1億元,但在渣打銀行購買ELN的約1200個案,直至今年4月只有152宗已經調解,涉款8500萬元。
截至4月僅152已調解
逾百名渣打ELN事主今年5月為調解進度緩慢一事,召開記者會。代表葉小姐昨向本報表示,約1200名渣打ELN事主中,約700人年初獲金管局發信確認個案有足夠理據轉介證監會跟進,並可與渣打商討調解方案,「大家一開始收到信係好開心,有老人家走去填表等調解,但要排期一年」。她批評,渣打是外資行,「唔會好驚政府,所以一直拖,等爭取賠償的人愈來愈少」。
翻看資料,渣打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今年5月在立法會上表示,銀行收到1231宗有關雷曼的投訴,經處理後,截至4月7日與152名客戶達成和解。當時有議員質疑渣打成立100人調查小組跟進投訴,獨立性不足,但洪丕正否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