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因號稱「最嚴厲、最有力」樓市調控政策而沉寂一時的內地「天價地王」現象,在年尾又在多個城市湧現。本周內,北京上海深圳均出現「新地王」,其中北京一口氣拍賣6幅地,報價總和達238.29億元(人民幣,下同)。天價地王再現,除勢必推高樓價外,也令中央的房地產調控倍添阻力。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深圳萬科地產前日以29.63億元投得沙頭角中心區面積共137.3萬平方呎的6幅地皮,折合樓面價858.2元/平方呎,創下了深圳今年最貴賣地紀錄。
京滬深天價賣地
同日,上海青浦區亦有新地王誕生,業貿投資以16.2億元拿下的地皮,估計折合樓價達到2186.5元/平方呎,而現時該區周邊樓價在1700元至2700元/平方呎之間。此外,北京於本月7日也以238.29億元「史上最高總價」售出中心區6幅地皮,連同11月廣州的86億元地王、武漢54億元地王、杭州18.06億元地王以及10月南京21.05億元地王,全國多個一、二線城市在中央9月29日推出第二次樓市調控政策後,短短2個多月便先後再出現新地王。
地皮推售不足原定一半
導致地王湧現的主要原因,與地方政府趕着完成年初制定的供地計劃有關。每年初,各地政府均會定下該年全年供地量,過去這種用地指標任務能否達標並不太重要。而今年中央調控樓市,使前10個月土地市場低迷,地方政府賣地意欲下降。據了解,直到今年第三季度,除了上海以外,北京、廣州、深圳及一些二線城市的實際供地量,還不到其定下指標的一半。(詳見表)
賣地為地方主要收入
而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廖永林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的住房供地計劃執行情况,將與其來年用地指標掛勾;未能完成今年住房供地計劃的,國土部將可能扣減其來年可用地總量。由於賣地所得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為了在全年結束前增加財政收入,地方政府多選擇出讓面積較大售價較高的優質地皮。
周邊樓價水漲船高
從上述投出的地王來看,多數屬於市區中心地段,加上地產商開發資金充裕,故令這些年底現身的地皮得以天價賣出。可是,這種推地方式,令天價地皮再現,變相推高周邊樓價,無疑是給中央的樓市調控增加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