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11月20日起新增額外印花稅,遏抑樓市炒風,成交量雖驟跌,但樓價依舊上揚。反映11月29日至12月5日二手住宅臨時買賣合約樓價的最新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較上一期數字上升0.94%。對於新措施無助樓價下調,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強調,政府會密切監察樓市走勢,不單看中原指數,亦會看其他數據。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則表示,明年上半年會就增加住宅供應方式作廣泛討論,包括填海議題。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指數據反映樓市未有降溫,政府應盡快有明確增加住宅供應的措施,否則當市場完全消化額外印花稅的效果,政府可能被迫推出更辣的招數。多名立法會議員則建議政府恢復定期賣地。
港九新界分區指數亦錄升幅
政府在11月20日起推出新的額外印花稅,在該日期或之後買入物業,並在24個月內出售,便要繳付5至15%的額外印花稅。然而,額外印花稅推出後,雖然成交量急跌,但反映最新二手成交樓價、每周五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卻一直上升,昨日最新公布反映11月29日至12月5日的指數為89.41,比上周公布的指數上升0.94%,港九新界的分區指數亦錄得升幅。
立法會房屋及發展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昨日討論房屋供應問題,李永達問到額外印花稅成效不彰,政府如何向市場交代具體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案。林鄭月娥強調,很多土地供應仍在處理階段,財政司長曾俊華會在明年的財政預算案中交代,如果現時講已有什麼土地可供應,對市場信息可能會適得其反。
湯家驊倡恢復定期賣地
她又坦言過去幾年要增加土地供應有很多挑戰和阻滯,而且私人契約和重建項目不是政府可以控制,政府會在明年上半年廣泛討論如何增加土地供應,包括就在維港以外地方填海諮詢意見。
多名議員質疑政府說未來3至4年有6.1萬個單位的數據不夠仔細,又指政府提出每年兩萬個住宅供應土地的目標不足夠,因為未必所有土地供應都會兌現為單位。民主黨涂謹申認為政府應再設5年滾動式土地供應制度,公民黨湯家驊認為應恢復定期賣地,民建聯陳鑑林則建議港鐵盡快推出住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