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兩個月,內地通脹壓力日益加重,但應否加息卻在外界頻頻熱議之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11月份經濟數據也公布了,但央行也僅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傳說中的年內加息仍未有消息。
專家﹕加息恐招「滯脹」困局
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同,加息、收緊銀根是打壓通脹最有效的工具。然而加息或從緊的貨幣政策雖可控制通脹,但同時對經濟增長打擊亦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慶便認為,緊縮銀根對物價的影響可能需一年才能見效,但經濟活動卻會即時減慢,如果現在加息,最惡劣的情况是通脹未壓下,經濟卻先低迷,陷入高通脹低增長的「滯脹」困局。
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明年中央將要確保經濟穩健增長,若加息力度拿捏不當,隨時「開門紅」不保。
此外,世界經濟環境不明朗也是中國加息考慮因素之列,縱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明全球經濟雙底衰退(Double dip)可能性極小,但若中國加息後再遭遇全球性經濟衰退,能否像2008年應對金融海嘯時推出4萬億方案成功救市,則是未知之數。
倘加息又升值 出口業勢重挫
值得注意的是,下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出訪美國,與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見面,其出訪前後加快人民幣升值不無可能。但若果同時既加息又升值,將令出口業遭受毁滅性打擊,故此升值與加息如何取捨,也是要顧慮的因素。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