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0萬億熱錢之辯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3日 05:59
2010年12月1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10萬億元熱錢囤港之說被特區官民大力反擊後,胡言止於智者,這一回算是特區KO(即搞掂)央視。

國家關心海外熱錢由來已久,金融風暴以來,中央通過不同渠道探索這問題,我自己就曾不止一次被內地的官方或非官方的研究員詢問過這問題。中央擔心海外熱錢狙擊國內市場是可以理解的,市場開放雖然是國家發展必走的路,但事情宜緩不宜急,時間表更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實,在種種關卡之下,進入中國的外資,比起國家經濟發展製造的新富,和宏觀調控下衍生的流動資金,只是九牛一毛。

難以界定何謂熱錢

什麼是熱錢?跟香港是怎樣的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般,是一個常被問及卻永遠答不準的問題。熱錢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是帶有負面色彩,但怎樣的錢才算熱,怎樣的錢才算冷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强認為2008至2009年有6000多億港元流入特區,其中大部分為上市公司集資,這些都是長線資金而非短線熱錢,然而在香港買股票,一般是T+2交收,真是要跑也跑得很快。

10萬億元之辯衍生的另一個問題是,香港究竟有多少對冲基金?全球的對冲基金總資產量大約在2萬億美元左右,特區政府估計,在本港運作的對冲基金管理資產大約是5000億港元,折合641億美元,然而根據對冲基金研究機構Eurekahedge的報道,本港對冲基金管理的資產不超過300億美元,比政府估計的數字少了一半。熟悉對冲基金運作的人都知道對冲基金為了避稅,很多時都會將基金設在免稅地區,例如開曼群島,基金經理雖然身處香港,但都是以顧問形式受聘,拿取的是略高於成本的報酬(cost-plus),而主要收入包括管理費和分紅都歸於海外公司。因為基金運作狡兔三窟,要準確計算在香港運作的基金資產並不容易。當然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是:在香港的「熱錢」有多少是在香港管理,有多少是由海外操盤。

港府着緊國際金融中心之名

這一次特區和央視的交鋒,很快便落幕,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都極力避免和中央唱反調,在這場小風波裏,特首領導的官員,和坊間的經濟學者,都異口同聲直斥熱錢囤港的謬論。一方面是10萬億元數目太過駭人聽聞,大家亦很快發覺央視不等於中央,銀行的分析員也不一定有什麼後台,事實加勢利之餘,這事情亦反映出特區官員對經濟課題甚具信心,亦非常着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塊貞節牌坊,金融是少數特區勇於有獨立思想的領域。

有人認為央視連續多日報道熱錢犯境,有嘩眾取寵之嫌。當年亞洲金融風暴鬧得火熱時,香港的財金官員何嘗不是以衛道之士自居,指斥索羅斯之流的對冲基金為洪水猛獸。其實經濟學裏沒有正義這回事,市場運作也容不下聖戰,妄想用道德去駕馭市場,其情可憫,其行可笑。

政治離不開民粹主義,左派如是,右派亦如是。

撰文:張宗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