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火鍋可算是歷久常新的飲食文化。火鍋在中國的歷史,有指可追溯至一萬年前,當時出現以陶製的鼎烹煮一大鍋食物,稱為「羹」。
遠在魏文帝曹丕在世時(公元187至226年),中國已經出現「五熟釜」,是一個分成數格的鍋,可同時煮數種食物。唐代的火鍋叫「暖鍋」,白居易詩《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在清代,火鍋更晉身為宮廷御膳;清末民國初年時,全國出現幾十種不同特色的火鍋。不同地方的火鍋反映了各地不同的飲食文化,如東北火鍋有這樣的特色——前飛後走(前方放飛禽類,後方放走獸類),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四川和重慶的火鍋以麻辣見稱;湖南湘西流行狗肉火鍋等等。
川菜火鍋店 加映傳統表演
近年香港有火鍋店更推出帶有傳統地方特色的表演,以傳揚中國文化。有強調正宗川菜的火鍋店,邀請變臉師傅演出,並配以川劇的音樂。司儀亦講解川劇中變臉的來源,表示變臉源於古代,用以嚇走野獸。同場並加映四川功夫茶藝表演,師傅會把1.2米長的茶壺像雙節棍般舞動,表演「高難度」斟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