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看每件事物,我們會仰望、平視或俯瞰的,我們會視乎自己的位置去選擇適合角度。跟人對話的時候,同樣會用不同的角度和語言,例如,我們不會用逗小孩的語氣請教師長。
姊妹是平輩,以對等角度傾談即可,同學的文章寫來生動親切,只要留意少用某些詞彙,因為香港傳媒用得太濫。比方說,「你還承諾將大學裏遇到的一切新事物與我分享,令我既興奮又期待呢!」香港傳媒愛用分享,死人塌樓以後,記者或主持會問目擊者有什麼跟大家分享。姊妹間不必煞有介事用到承諾和分享,並非事事都可分「享」的,不如說「期待你跟我說大學的新事物呢!」
「感謝你一直以來為我付出的一切」很順口,因為許多通俗作品用,寫信給家人的話,可以寫「感謝你愛護我」,要強調一直以來亦未嘗不可。
我們不會跟家人說「還為作為你的妹妹而感到幸福和自豪」,同學一出世就有這樣的姊姊,豈不是日日感到幸福和自豪?要是姊姊拿了國際大獎,還可用什麼詞彙去形容呢?
文章是好看的,同學寫出姊妹間的日常生活,讓讀者看到兩人十多年間的感情累積,十分難得。若能配合輕鬆平常的筆觸,以作者慣常的語氣和用字,平實道出自己的心聲,更易流露真摯感情。
■文評人
關麗珊,香港出生、長大,曾任報刊編輯和創作顧問,現專職寫作。作品見於香港和內地報刊及選集,個人著作數十種,近作有《F.5A》和《資優生和課室大哥》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