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黨倡設交通費穩定基金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3日 21:59
2010年12月13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通脹重臨,衣食住行統統加價。財政司長曾俊華本周起分批接見各黨派立法會議員,相信抗通脹措施將是諮詢重點。明天會見「財爺」的民建聯,上月底進行民調,發現近六成四市民對物價上漲感到壓力,該黨建議政府成立300億「公共交通收費穩定基金」,日後公用運輸公司若申請加價,可由基金負責支付,以減輕市民開支。但有經濟學者對建議有保留。

最多人指因通脹感壓力

民建聯於11月30日至本月3日,以音頻電話訪問871名市民,結果顯示六成四受訪者對物價上漲感到「幾大或非常大」的壓力,其次有近四成六受訪者憂慮退休生活,逾三成因交通費高昂而感大壓力(詳見表)。民建聯陳鑑林指出,由於本年度印花稅及賣地收入激增,保守估計2010/11年度將錄得千億盈餘,建議政府可循多方面紓解民困。

陳鑑林﹕不會引起胡亂加價

首先是動用300億元,成立「公共交通收費穩定基金」,針對港鐵、三家巴士公司及渡輪若申請加價,其加價後的預計收入,可由基金部分或全額支付,以穩定公共交通費用。陳鑑林強調,成立基金後,公共交通機構仍要按既有程序及方程式申請加價,而最終審批權亦在政府掌握之內,不會胡亂加價。

學者指令運輸公司「加到盡」

不過,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批評,建議相當危險。他擔心運輸公司屆時會「計到盡」,以最大的加幅申請加價,而由於有基金墊底,市民未必會激烈反對,令政府在討價還價時相當困難。

另外,民建聯亦建議政府成立投資公司,由金管局打理,但主要是作進取投資,例如回購東、西隧、領匯,甚至投資內地基建等,以增加香港對內地經濟的影響力。

不過蘇偉文亦反駁,投資公司如果要回購東西隧等,日後經常加費的項目,如電力公司、地鐵、甚至超市等,是否都要「統統回購」,質疑屆時香港會變成「大鑊飯」,變相實行共產主義。

除以上兩個建議,民建聯亦促請政府實行多項紓解民困措施,例如提供3600元電費補貼、免收差餉、公屋免租、綜援及生果金「出雙糧」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