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印尼憂缺糧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3日 05:59
2010年12月13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印尼雖然盛產大米,但政府唯恐日後產量不敷消耗,開始未雨綢繆,苦口婆心勸喻國民改食粟米、薯仔等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品,代替單一主食。福利部官員因德羅約諾(Indroyono Soesilo)說﹕「我們勸喻印尼人揚棄食米的習慣。印尼生產66種別的碳水化合物農作物,例如粟米、木薯、紅薯、馬鈴薯等。這皆可以在一日三餐中,取代兩餐食的大米。我們呼籲印尼人從小開始多樣化飲食」。普羅百姓卻完全無法想像不吃飯的日子。23歲學生安迪說﹕「我一天三餐都吃飯,不吃飯,我會覺得沒有進食似的。」

米價攀升 恐難自給自足

印尼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積極改良耕作技術,使該國由1960年代的最大大米入口國,變為今天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年產米逾4000萬噸,成為世界一大稻米生產國。然而印尼全國有2.4億人口,每年消耗約達3300萬噸米,人均耗米量已超過中國日本。該國國會議員本月初指出,米價持續攀升,中等大米由今年初的每公斤6324盾(5.4港元)升至6840盾(5.9港元)。該國人均年收入才約1.7萬港元。

法新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