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內銀差別收緊 延長3個月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4日 21:59
2010年12月14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為收緊市場資金流動性,人民銀行上周五今年第6度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金率半個百分點,據悉,今年10月被人行差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6間內地銀行,亦接獲通知延長實施有關措施3個月。不過,中國銀行(3988)昨日指未聽聞延長差別存款準備金率事宜。

相比加息,內地顯然較樂於採用存款準備金率作為調控工具。《路透社》昨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在10月份被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6間內地銀行已接獲通知,將繼續被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期限暫定為3個月,這些銀行包括工行(1398)、建行(0939)、中行、農行(1288),以及招行(3968)和民行(1988),換言之,其存款準備金率已升至19%的歷史新高。

不過,中行財務管理部副總經理吳建光昨日在北京表示,該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經上調後是18.5%,沒有聽說該行存款準備金率被上調至19%。

分析:對盈利影響不大

縱然人行今年屢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但一名外資券商分析員向本報記者表示,按照監管要求貸存比率上限75%,以及央行票據佔總資產5.5%等指標推算,預計內銀整體可承受存款準備金率升至19.5%。從另一方面看,增加存款準備金,無疑對內銀信貸投放構成限制,但該分析員稱,有關負面因素可望隨着內銀貸款議價能力提升令淨利息收益率擴闊而抵消,料對內銀盈利未構成顯著影響。

明年新貸料最少7萬億

為明年宏觀經濟作出規劃的中央經濟會議已於周日閉幕,《彭博》昨引述消息指出,內地明年新增貸款目標定為最少7萬億元人民幣,最終目標或高達7.5萬億元人民幣。

未來貸款增長步伐,將直接影響內銀資本消耗速度。《中國證券報》引述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說,「十二•五」期間,內地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因貸款擴張再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商業銀行要真正建立起資本的理性約束機制,因資本補充只能滿足銀行發展的一時之需,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商業銀行的資本短缺問題。

部分內銀資本充足率不足

多家內銀今年先後完成再融資方案,資本水平亦得以補足。吳建光指出,中行完成600億元人民幣的 A+H 股供股後,資本充足率達到12%,高於供股前的11.73%,亦高於監管當局要求的11.5%,未來2至3年內無計劃再次在資本市場增資。

反之,中小型內銀的資本狀况卻顯得有點兒「捉襟見肘」,如年初完成供股的招行,截至今年9月底核心資本充足率僅為8.03%,接近監管當局的最低要求。然而,有券商分析員指出,預計明年內銀整體貸款增長將較今年16%至18%有所放緩,若有關增幅控制於13%至14%,內銀需要集資的機會不大。再者,來年包括招行在內的部分銀行會由《巴塞爾資本協定一》過渡至《巴塞爾資本協定二》,兩者對各種貸款的資本要求不同,料可為銀行釋放資本。

(明報記者劉欣欣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