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樓巿是進入了一個拉鋸的局面,政府早前提出的印花稅稅率,比市場的預期高上不少,而有關政策的影響是,令本港樓市沒有短炒的條件,任何買家都要有心理準備,隨時要持貨兩年以上。由於有些人在政府公布措施時,是尚未簽正式買賣合約,他們有部分可能會寧願先行離場,以免資金受綁。另一方面,有關措施亦令部分人會修正對樓市的看法,其中有部分可能會先行鎖定利潤,始終在不足兩年內,樓價已上升了五成多。
市場正消化撻訂減持貨
據慧雅的了解,現時巿場上是需要先消化一些撻訂貨,以及一些沒有打算持貨這麼久,或想先鎖定利潤的業主的減持貨。從這角度看,刻下一個重要問題,巿面上的需求有多少?基本上,這是一很難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不過,根據慧雅的觀察,巿面上的潛在需求應是不少,始終在過去數年每年住宅落成量不大,相信有很多的需求都是未被滿足。另一方面,近年巿場落成的大都是「豪宅盤」,這些單位的價錢與一般人的購買力有不少出入。慧雅的觀察是,很多人在過去幾年對於不少新樓和質素高一點的單位,郡要望門輕嘆。現在巿面上可能有一機會,就是可以便宜一點買入,刻下一個問題是,願意視目前市况為機會的人究竟有多少?
以慧雅之見,若是要有心置業,現在是留意的時候,一旦較急於出售的單位給消耗完,樓巿不少單位是會由具實力的買家持有,它們不少是早預着了要持貨兩年以上,因此要將它們「震出」並不容易。從這角度看,經過這回的「震倉」後,樓巿是可以更紥實。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