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元疲弱令進口香港的貨品價格水漲船高,市民明年可能要捱貴米。香港米行商會理事長陳建年表示,泰銖相對升值,今年泰國米進口和批發價均已向上調整一成及半成,明年無可避免要把加幅轉嫁予消費者,意味零售食米價要加價。
米商轉入口較便宜越南米
工業貿易署數字顯示,本年11月泰國香米每公斤平均進口價達7.89元,較去年全年平均價6.67元飈升18.3%。相比之下,上月越南和內地絲苗米進口價則只需要5.32元和6.27元,相差兩至三成;另外,今年首11個月的泰國米進口量只佔66.8%,比去年的81.3%下跌足足15%;越南米同期進口量則大升13.3%至18.3%,大有「捨泰國而取越南」之勢。
陳建年表示,美元貶值下,今年泰國米進口價已較1年前上升10%,米商陸續調整批發價以反映差距,年初起已提升5%。他說﹕「米商減少進口兩成泰國米,轉而入口較便宜的越南和內地米。但市民仍較偏好泰國米,相信調校口味需時。」
明年進口價料升5%至6%
泰米出口商公會副會長劉冠達指出,泰銖兌美元一年已升值12%,雖然對零售層面影響不大,但對食米較敏感的行業,如飲食業則較為明顯,「愈來愈多餐廳已採用價格較廉宜的越南和內地米」,他相信明年泰國米進口價會上升5至6%。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因近兩年泰國米價格上升,出口量又減少,加上越南米價格較低,有不少餐廳已改為採用越南米。
他說,現時大約有六成餐廳採用越南米,但通常只滲入10%,因越南米較硬身,沒有泰國米的口感。「除非餐廳指明為全泰國絲苗米,否則肯定是有滲入越南和內地米。」
泰國商務部長Porntiva Nakasai稱,泰國政府近年推廣高品質有機米市場,變相放棄低價市場,「因有機米市場尚未成熟,相信仍有發展空間」,「近兩三年開始推廣由美國認證的有機米,售價較其他一公斤米貴一半,但反應未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