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以藝術課程為主的直資校——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雖然每年學費約1.2萬元,但校方仍取錄期望入讀的跨區和清貧學生,並提供資助。校監黃英琦表示,在新學制前,校方一直協助綜援學生申領社署資助學費,但去年開始,有綜援學生卻遭社署職員示意轉讀津貼或官立中學,令學生感被排斥。
黃英琦:社署應負責協助
黃英琦表示,以該校為例,約25%學費收入已撥作學費減免,除綜援生外,亦協助基層學生。她認為,社署有責任提供協助,最佳方法是社署支付學費,學校支助其他學習經歷,如遊學考察等費用。
她憶述,學校2005年開辦時,已有綜援學生報讀學校,校方會協助學生向社署申領學費資助,她說﹕「當時好容易就申請到,但334學制推行後,部分社署個案主任就同學生講﹕『為何不讀免費津貼校或官中?』」她表示,社署的回應令基層學生感到「無稜兩可」,一方面想讀直資,卻擔心失去資格,她重申﹕「既然學生讀到,為何要示意他轉校。」
學生感被排斥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林建華則指出,家長毋須擔心因經濟困難無法入讀直資,因為除社署資助外,不少直資學校會利用學費收入的10%或以上協助有經濟困難學生,有些地區如深水埗和觀塘的學校,更會撥出逾兩成學費收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