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匯交易一成散戶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4日 06:00
2010年12月14日 06:00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清算銀行周日發表季度報告指出,雖然經歷了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全球外匯市場交易規模過去3年間急速擴大,增加了20%,目前平均每日交易額已達4萬億美元。

交易額3年增20% 日散戶最活躍

報告指出,高頻交易是外匯交易活躍的最大因素。這種交易由電腦自動執行交易指令,能在極短時間完成交易。而電子交易日趨普及,亦增加了外匯交易量,而且吸引了非銀行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加入。報告稱,散戶及非銀行機構執行的交易量目前佔到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量的8%至10%,相等於每日1250億至1500億美元。當中以日本散戶投資者最為活躍,佔日圓交易量3成,相當於每日200億美元。

報告還指出,由於預期美國長期維持低利率政策,美元成為外匯利差交易中新受青睞融資貨幣。所謂利差交易,是指投資者借入低息貨幣,再投資於高收益貨幣,或買進股票和大宗商品等高風險高回報資產,日圓及瑞郎都是傳統的利差交易融資貨幣。

利差交易將美元帶至新興市場,對那些和美元掛鈎的貨幣來說,要維持匯率穩定就必須大舉購入美元。這種對冲行為又會增加通脹壓力,並可能迫使央行提高利率,但更高利率又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造成惡性循環。

德法成「歐豬」最大債權國

報告同時顯示,各國銀行對愛爾蘭、希臘和葡萄牙的總風險敞口,截至今年第二季總額為2.281萬億美元,其中德法兩國銀行為這些地區的最大債權國。德國各銀行對希臘的總風險敞口為654億美元,為面對希臘風險敞口最大的國家。

德國亦以1864億美元成為對愛爾蘭風險敞口的第二大國家,僅次於英國的1875億美元。德國銀行位居西班牙債權人名單榜首,總風險敞口為2166億美元(見表)。但數據亦顯示,外國在這些國家銀行的債權下跌了1070億美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