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雖然立法會各大黨派早已表明反對申辦2023年亞運會,但政府仍然決定硬闖,昨日宣布將會如期申亞,並於明年1月中向財委會申請60億元撥款。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3度表明,當局「有決心」爭取立法會支持,強調「香港成功申辦的機會很高」。不過,在民建聯、民主黨及公民黨聯手反對之下,申亞命懸一線,議員批評政府仍然要「霸王硬上弓」,主事官員要承擔一切政治後果。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將於後日(周五)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申亞,政府則計劃在1月中向財委會提交60億元撥款申請,以趕及在2月15日前向亞奧理事會提出申請。理事會將於7月投票,決定主辦城市誰屬。
1月申撥60億 三大黨反對
行政會議昨早為申亞拍板後,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昨日傍晚會見記者,宣布申辦2023年亞運的決定。曾德成多次強調「政府完全有決心,有承擔推動香港的體育發展」,雖然本港於10年前申亞失敗,但他稱若得到立法會支持,他有信心今次香港可成功申辦。
記者多次追問社會對申亞仍存有分歧,政府為何仍要堅持?曾德成未有正面回應,只說「社會上有不同的聲音,當中見到有好大的共識是支持本港長遠的體育發展……社會亦有共識希望政府對體育運動發展有更大的投入」。至於擁有8票(未計行會成員劉江華及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民建聯,會否是扭轉申亞的關鍵,曾德成只說當局會決心利用民意,向對方說清楚申亞的道理,以及對下一代有什麼好處等。
籲政黨「順應民意」
雖然曾德成多次呼籲政黨要「順應民意」,但根據政府早前公布委託中大進行的民調顯示,反對聲音仍然較支持多,是49%對46%。
民建聯﹕反對聲大不轉軚
對於政府決定繼續「去馬」,多個主要政黨包括民建聯、民主黨及公民黨等,都表示堅決否決撥款申請,若沒有人中途「轉軚」的話,政府申亞的希望極微(見另稿)。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強調,雖然香港運動員在廣州亞運取得佳績後,有較多市民支持申亞,但反對的市民仍然佔大多數,因此民建聯會堅決投下反對票。
陳淑莊批將責任推立會
公民黨陳淑莊批評,連政府自己做的民調都顯示反對申亞的市民較多,政府仍然堅持申亞,是「漠視民意」,把責任推給立法會,令事件政治化。民主黨甘乃威斥責政府不負責任,令他非常失望,「現時社會上的主流民意仍是反對申辦亞運,而政府在未有提出長遠體育發展藍圖下,仍然堅持申亞,我認為當局是為申亞而申亞」。
港協暨奧委會長霍震霆則歡迎政府決定,他說明白諮詢過程中有支持與反對的聲音,希望經過多番討論,市民及議員都可以支持。他重申,成功申辦亞運,有助香港體育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