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護士學校「爭崩頭」 24人爭1位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5日 05:59
2010年12月15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牛頭角工業區即將誕生「白衣天使」。位於九龍塘的浸會醫院,10月起把護士學校搬到牛頭角工業區作培訓基地,每年培育40至50名畢業生。由於醫療界近年正鬧「護士荒」,不少學生視醫護行業為理想出路,導致課程名額「爭崩頭」。浸會醫院護士學校今年共吸引1190人報名,平均約24人爭一個名額,甚至有大學畢業生「降格」報讀登記護士文憑課程。

牛頭角工業區設校

浸會醫院護士學校校長徐英瑜表示,學校自2007年起一直在浸會醫院的E座大樓內運作,但位置並不理想,故院方斥資6500多萬元在牛頭角絲寶國際大廈另設校舍。新校舍雖然位處工業區,卻有落地玻璃及無敵海景,除了圖書館外,亦設有演講室和護理實驗室等,間隔開揚寬敞,每年設50個登記護士學額,兩年課程費用為5萬元,假如學生畢業後投身浸會醫院工作滿1年,院方會全數退回5萬元學費。

由於待遇吸引,學校報名人數「爭崩頭」。徐校長說,去年有逾600人報名爭50個名額,今年人數倍增至1190人,平均24人爭一個位,申請人的整體條件及學歷水平亦提高了,甚至有不少大學畢業生報讀文憑課程,「連45歲女士也申請,年紀最大的申請人是62歲」。雖然收生條件會因競爭激烈而提升,但徐英瑜強調,主要會考慮學生對醫護行業的熱誠,過往未有大學畢業生被成功錄取。

男申請者增 欠熱誠面試淘汰

徐英瑜又說,有不少男生希望投身護士行列,去年600多份申請表中有約兩成是男生,無奈他們往往過不了最後面試一關,「我們都很期待快些有男學生,但面試時女仔表現真的比較叻」。她舉例,不少面試失敗的男學生都是學歷不錯,但被問及醫療事故及時事議題時就「口啞啞」,答題內容膚淺,「以為護士工作只是打針餵藥,令人覺得他們只當護士是「打份工」,沒有工作熱誠。」

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表示,今年院內護士的流失情况較少,但產科、深切治療部以及手術室仍要增聘護士,預計其護士學校將在未來3年培訓多134名登記護士投身職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