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絡傳播既能帶出「真相」,也能帶出與國家安全相關的矛盾。
國家安全vs.公眾利益
阿桑奇認為他公開了「真相」,但美國國務院直指維基解密公開了被美國認為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全球設施清單,為阿蓋達這類恐怖主義組織提供了可能攻擊的目標名單。白宮更譴責維基解密鹵莽及危險,損害美國與友好國家的關係。美國前副總統候選人佩林甚至形容阿桑奇是「雙手沾滿鮮血的反美特工」。意大利外長更形容,今次泄密有如「外交九一一」。
阿桑奇投案前在《澳洲人報》投稿,自白「不是反戰者」。他認為戰爭有時是無可避免,「但沒什麼比政府向人民欺瞞戰爭真相更不道德」。由於維基解密屢次公開美國的機密外交文件,令他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他亦在自白中提及︰「美國公眾人物多次呼籲美國特種部隊把我除去,美國前副總統候選人佩林更呼籲,要像捉拿拉登般追捕我。有美國博客更呼籲綁架及傷害我的20歲兒子。」
維基解密網站被經濟封鎖,甚至連美國域名亦被「鏟」,要改用瑞士域名。
國家利益vs.通訊自由
維基解密早前公開美國外交密電,當中提到中國中共高層下令封殺Google一事。中國政府2009年向網絡搜尋器Google施壓,企圖迫使Google加強審查網絡搜尋結果。Google自2010年1月起高調宣布不再按中國要求審查搜尋結果,之後自動將Google.cn轉駁至香港伺服器,又揚言撤出中國。
美國《紐約時報》12月初披露一封日期為2009年5月、標題為《Google中國抗拒審查的代價》密電的詳細內容,聲稱封殺Google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及周永康監督下進行。密電引述一名「有地位消息人士」稱,擔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的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Google輸入自己的名字後,發現一些「批評他的搜尋連結」以及其子女的資料,令他非常震驚。密電聲稱李長春決意加強打壓,包括下令國營電訊公司停止與Google的業務往來,希望制止Google讓過濾版網站google.cn連結到其「非法的」國際版網站。
中國政府施壓的手段曝光後,惹來國際社會關注。其後中國維權人士在Google旗下的電郵戶口受到黑客入侵,有指是中國黑客所為。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公開促請中國交代Google及另外20間公司受中國黑客攻擊的事件。2010年7月,Google.cn在主頁顯示其牌照已經通過工信部年檢,但亦即代表Google.cn「承諾將繼續遵守中國的法律,承諾所提供和接入的信息服務內容保證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57條所禁止的內容,即不存在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利益等內容,並接受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