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網絡對資訊流通起着重大作用。除了政治因素,還有什麼社經因素會影響資訊傳遞與流動?且看香港的互聯網使用情况。
網絡覆蓋率全球排第三
◆網絡覆蓋率﹕
根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2010年5月在立法會對譚偉豪議員的書面答覆,跨國業界組織「光纖到戶協會」(Fiber-to-the-Home Council)於2010年2月發表的資料顯示,本港用光纖到戶及光纖到樓服務的住戶比例為33%,全球排行第三,僅次於韓國(52%)和日本(34%)。
◆資訊科技普及程度﹕(請看附表)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9年數字)
◆數碼隔膜﹕
2008年時任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單仲偕在報章撰文,指政府應着眼數碼隔膜帶來的問題,包括弱勢社群享受不到新科技的益處,造成一些學童的學習機會不足,更可能影響工人的就業機會,因為現時不少工種均要求相關技術。
政府統計處2009年12月發表兩項於09年5月至9月期間進行、有關資訊科技在香港的使用情况和普及程度的統計調查,發現住戶每月入息與家中有個人電腦的比率、家中有個人電腦接駁上互聯網的比率似乎有密切關係。每月入息少於1萬元的住戶,家中有個人電腦的比率有38.3%;每月入息4萬至5萬的住戶,有個人電腦的比率達98.6%。另外,每月入息少於1萬元的住戶,只有34.4%家中有個人電腦接駁上互聯網,每月入息4萬元及以上的住戶中,96.7%家中有個人電腦接駁上互聯網。
是項統計調查問及10歲及以上的人是否懂得使用個人電腦,15至24歲者懂得使用個人電腦的比率最高,達99.7%,65歲及以上的相關比率只有10.6%。
■相關概念
網絡(network)
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通訊自由(freedom of communication)
數碼隔膜(digital div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