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伊拉克阿富汗人避戰亂湧澳洲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6日 05:59
2010年12月16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船民偷渡澳洲的浪潮過去數十載幾經起跌,1970年代末越南船民潮後,1980至88年一度沉寂;1999至2001年錄得另一高峰後,最近兩年又再度大增,今年截獲船民數目超過6700人,比去年大增逾2000人,大部分來自武裝衝突頻繁的斯里蘭卡、伊拉克及阿富汗。

澳放寬收容政策 船民激增

澳洲接收難民的數目,反映該國難民政策寬緊變化之餘,亦或多或少顯示國際時局的變遷。2001年,逾5500船民抵達澳洲尋求政治庇護,時任總理霍華德為遏止船民入境,訂定「太平洋解決方案」(Pacific Solution),把抵境船民送往偏遠太平洋小島,如島國瑙魯和巴布亞新畿內亞馬努斯島。船民向澳洲申請庇護期間,無限期在島上居留,引起人權組織不滿。

不過,新政策相當奏效,實施翌年船民數目驟降至只有1人,此後多年也一直在60人以下。2007年,陸克文上台後廢除有關政策,要求政府在90日內完成難民甄別,獲政治庇護的難民獲批永久人道簽證,有別於前朝的臨時簽證。陸克文政府同時廢除極具爭議的向船民收取食宿費政策。該政策規定船民在離開拘留中心時須清繳食宿費(每天109美元,有船民負債達10萬美元)。

每名船民偷渡費逾萬美元

放寬政策後,船民數目再度激增,由2008年的161人,增至今年的6700人。反對黨把船民數目飈升歸咎於工黨政策,令大量船民在印尼、大馬等南亞國家的蛇頭協助下偷渡入境。很多中東難民變賣家產後飛往印尼等地,向蛇頭繳付1至1.5萬美元,冒險乘坐簡陋漁船前往澳洲。工黨政府則反駁,近兩年湧往美、加、英國及意大利等地的船民數目同樣飈升,顯示難民潮與時局有關。

時代周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