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面對人口急劇老化,安老安排成社會當前急務,金管局旗下的按揭證券公司,明年上半年將推行逆按揭(又稱安老按揭)試驗計劃——60歲或以上長者,可把已供滿按揭的自住物業向銀行申請逆按揭,每百萬元樓價可每月收取1800至4600元的定額款項作生活開支,至去世後,銀行將出售物業償還貸款。根據按揭證券公司提供的參考數據,擁有估值800萬元物業的長者,參加逆按揭計劃後,最多可每月獲36800元。
「月入」按年期物業估值歲數釐定
不過,逆按揭計劃的關鍵細節尚欠奉,按揭證券公司表示,將會與銀行界商討息率及保費等實施細則,消息表示,初步逆按揭的按息,與目前銀行最優惠利率計算的傳統樓按計劃相若,即約為最優惠利率減2.75厘至3厘水平。
長者每月收取的定額款項,則須視乎計劃年期、物業估值及長者歲數而定,貸款利息和保費,將在長者去世後拍賣物業所得扣除;長者居住期間,則需自負物業差餉、保養費用等。長者需要接受一套售前講解服務,由會計師、律師、財務顧問等獨立第三方講解,讓長者理解自己的權利和責任。
去世後拍賣若有餘款留繼承人
與一般按揭無疑,銀行對物業估值後,貸款額只佔物業估值一個比例。根據按揭證券公司提供的每月收取金額水平參考,10年至20年計劃,以申請長者為60歲為例,逆按揭成數僅四至五成。
金管局副總裁兼按揭證券公司執行董事彭醒棠表示,按揭證券公司董事會已通過推行試驗計劃,收費安排細節將與銀行商討。由按揭證券公司收取的保費方面,他說美國的做法是先一筆過收取貸款額2%,其後每年收取1.25%作保費,按揭證券公司正在研究本港的做法。
逆按揭接受參加長者的繼承人,在一定期限內可償還逆按揭貸款以贖回物業,不過,銀行在訂立貸款息率時,已包含預期變賣物業的成本。有銀行界人士坦言,銀行一向在變賣物業時,需要以公平招標拍賣,連同律師費用,變賣物業成本不低。
工銀亞洲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指出,基於商業考慮,銀行訂立逆按揭息率時,預計息差在2至3厘水平,「銀行對於貸款期的不肯定因素,加上最後才可收取利息,都是考慮的風險因素之一」。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認同,銀行從傳統樓按上會即時賺取利息收入,有資金的話,一定較樂於做樓宇按揭,因為不必先在巿况前景未明下,長期把錢預先按月給予長者,但又要待10至20多年後經過一輪行政或拍賣程序才收回本金利息。
按證作保不涉政府補貼
逆按揭計劃在歐美已推行多時,今次由按揭證券公司牽頭推行並為計劃作擔保,彭醒棠表示,計劃將會以謹慎商業原則運作,不涉政府補貼,純粹商業安排,試點計劃將會定期檢討其認受及運作情况並予以優化。目前計劃未考慮通脹、物業收購潛力等因素,料會因應反應再作檢討。
銀行界普遍表示要研究細節,匯豐和恒生稱會研究詳情,中銀香港則表態支持,副總裁林炎南說,中銀香港與按揭證券公司保持接觸,逆按揭某程度上是保險產品,該行有興趣發展。
按揭證券公司今年10月至11月期間,訪問本港1005名60歲以上、擁有非按揭物業或快將還清按揭的業主,發現有44%受訪者支持引入逆按揭,約四分之一受訪者表示考慮參加逆按揭試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