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俗稱逆按揭的安老按揭計劃不設入息或資產審查,概念上可以為有物業的低下階層「鬆綁」,即使是無經濟壓力的中產亦有資格申請。不過,無論是中產抑或草根,對計劃成效都抱懷疑,擔心銀行的行政費太高,亦有人認為時間太長,「夜長夢多」,寧願一次過將物業賣出套現。
今年64歲的工聯會副會長陳婉嫻,雖然合資格申請逆按揭,但她接受查詢時表明,自己「絕對不會參加」。陳婉嫻的最大憂慮,是逆按揭最終都會交由銀行操作,而後者以賺錢為目標,「做生意為本」,令人質疑會否保障當事人的利益。
憂銀行為賺錢忽略業主利益
「好像強積金一樣,交由私人機構投資後,行政費就貴得驚人,真保本變假保本!我擔心逆按揭會好像第二個強積金,我不會上當的!」不過,陳婉嫻贊同部分基層老人,因為擁有一棟樓齡高但樓價低的舊樓,結果是不能申請公屋,陷入兩難,有可能需要政府協助。但她強調,政府必須聆聽老人家的不同需要,例如部分長者寧可租住公屋,部分則希望居所附近有龐大社區支援,政府不應該忽視這些聲音。
長者傳統觀念盼財產留後人
78歲的老人權益聯盟幹事郭矢賢獨居深水埗汝州街一個550呎單位,因為子女沒給家用,他每月要從積蓄取出500至700元、加上1000元生果金生活,「積蓄夠用三四年,之後就要見步行步」。一如陳婉嫻,他亦直言「唔想要」逆按揭計劃,除了因為「唔知自己幾時過身」、「唔知定價,又驚通脹」,亦因為有傳統觀念,希望身後能把財產留給後人。同是獨居的76歲朱婆婆,亦不打算將900呎舊樓單位參加逆按揭,「最好你情我願,一次過(賣出)最好,好過分期畀錢,免得夜長夢多」。面對被單位「綑綁」財富,她期望政府能安排她「上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