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劍橋護老院創辦人陸艾齡有「護老院女王」之稱,全盛時期劍橋有近30間院舍。資料顯示,現時劍橋護老院名義上只剩6間,但本報發現,自前年5月大埔運頭塘街院舍被「釘牌」後,至少10間劍橋護老院分別改名「富璟」、「慶楠」或「康璟」營運,但依舊由陸艾齡任董事。
職員:格局冇乜點變
「以前叫劍橋,但陸續有啲(院舍)都改緊名。」護老院職員說。位於上水新財街的劍橋護老院,前年5月被揭發涉違反牌照條件,將電梯大堂劏成店舖,現時已改名富璟。記者日前以顧客身份到該院查詢,可見2樓掛上的主席訓詞,上款是富璟護老集團,但「富璟」二字是用電腦新打印,下款是主席陸艾齡。職員說,之前大埔院舍「有單嘢」,因屬同一集團,多少也受影響,故於今年6月1日改名,「格局上冇乜點變」。
本報翻查資料,前年5月起,有6間劍橋護老院先後易名富璟,分屬上水、粉嶺、積存街、第一城、花園城三期及金安大廈。有兩間劍橋則易名慶楠,分別位於深水埗及第一城。這8間護老院都由陸艾齡和陸艾思任董事,除粉嶺院舍外,其餘7間都由離岸公司持有。
社署資料顯示,現有6間劍橋護老院分處鰂魚涌、沙田、大埔舊墟、廣福道、荃灣及元朗,其中沙田分院的公司註冊名稱,去年底已改為富璟(沙田)護老院;另一間荃灣分院於今年8月也易名慶楠護老院(荃灣富麗),但社署牌照紀錄仍顯示為劍橋。連同位於九龍灣及新蒲崗、原名劍橋的康璟護老院,前年5月至今,至少有10間劍橋護老院易名營運。陸艾齡回應稱,數年前已開始「改組」,承認部份院舍易名富璟和康璟。她解釋因迷信關係,否認為「洗底」改名。
■記者王家文
職員:格局冇乜點變
「以前叫劍橋,但陸續有啲(院舍)都改緊名。」護老院職員說。位於上水新財街的劍橋護老院,前年5月被揭發涉違反牌照條件,將電梯大堂劏成店舖,現時已改名富璟。記者日前以顧客身份到該院查詢,可見2樓掛上的主席訓詞,上款是富璟護老集團,但「富璟」二字是用電腦新打印,下款是主席陸艾齡。職員說,之前大埔院舍「有單嘢」,因屬同一集團,多少也受影響,故於今年6月1日改名,「格局上冇乜點變」。
本報翻查資料,前年5月起,有6間劍橋護老院先後易名富璟,分屬上水、粉嶺、積存街、第一城、花園城三期及金安大廈。有兩間劍橋則易名慶楠,分別位於深水埗及第一城。這8間護老院都由陸艾齡和陸艾思任董事,除粉嶺院舍外,其餘7間都由離岸公司持有。
社署資料顯示,現有6間劍橋護老院分處鰂魚涌、沙田、大埔舊墟、廣福道、荃灣及元朗,其中沙田分院的公司註冊名稱,去年底已改為富璟(沙田)護老院;另一間荃灣分院於今年8月也易名慶楠護老院(荃灣富麗),但社署牌照紀錄仍顯示為劍橋。連同位於九龍灣及新蒲崗、原名劍橋的康璟護老院,前年5月至今,至少有10間劍橋護老院易名營運。陸艾齡回應稱,數年前已開始「改組」,承認部份院舍易名富璟和康璟。她解釋因迷信關係,否認為「洗底」改名。
■記者王家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