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母冒死捐肝救活初生女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9日 21:59
2010年12月19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不足3歲的慧晴雙頰白裏透紅,圓圓的小眼黑白分明,難以想像她剛出生時全身黃疸,是個急需換肝的嬰兒。慧晴發病後等候換肝4個月,仍等不到屍肝捐出,最終由慧晴媽媽冒生命危險捐肝給女兒,讓女兒今日可正常成長。有醫生指出,現時屍肝移植的比例仍不足一半,等候換肝人士「等唔切」的比例亦有四成多。

醫生:四成「等唔切」移植逝世

現時輪候換肝病人有逾百人,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講座教授盧寵茂表示,部分病人可等候的時間很短,可能只有數天至一星期,等不及移植便逝世的比例約有四成多。他指出,活體捐肝較屍肝移植更危險,但現時肝臟移植仍靠親人冒險捐贈為主,願意死後捐出肝臟的人仍不多。

盧寵茂表示,本港自1991年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初時每年有一至兩個屍肝移植,去年全年84宗肝臟移植手術中,已有43宗屍肝移植,今年近100宗肝臟移植手術則有約40宗來自屍肝。但盧寵茂說,捐出屍肝的比例仍然偏低。

全身黃疸 換肝唯一生路

慧晴的爸爸黃先生表示,女兒出生時面部和雙眼都很黃,但毋須照燈,一周後覆診需要留醫,證實肝臟受細菌感染,換肝是唯一醫治方法,但等了約4個月,主診醫生的說話令黃先生擔心不已,「醫生話如再過一兩個月等不到屍肝,她接受深切治療醫好也沒有用,智力也會受影響」,最終黃氏夫婦決定由媽媽捐出部分肝臟,讓當時只有9個月大的女兒接受移植手術,慧晴才得以與其他小孩子一樣過正常生活。

兒童輪候換肝時間較短

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講座教授盧寵茂表示,兒童換肝約佔全年換肝手術的10%至15%,年紀最小的不足兩個月,但他說,小朋友年紀小,家庭成員多願意捐肝,或可以與另一病人「分肝」,即把捐出的肝臟分一小部分給有需要的兒童病人,因此兒童等候換肝的輪候時間一般較短。

但盧寵茂說,為成人和兒童換肝的考慮不同,成人多以生命危急為首要考慮,但為兒童換肝要考慮他們的成長。他解釋,太遲換肝會影響令兒童成長緩慢,高度、體型和智力都較同齡兒童低,「而且是追不回的」,故兒童愈早換肝,日後的成長會更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