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十二•五」規劃要說好「三種話」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19日 05:59
2010年12月19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明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此前通過建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亦強調,要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尋求轉型發展。但具體藍圖還要在明年開春的「兩會」才正式提交。消息人士透露,對於新規劃,中央和地方,要說好「世界語、普通話、地方話。」

關注世界經濟環境變化

說要講好「世界語」,不是沒有緣由的。在中共中央制定「十二•五」規劃建議中,高層坦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內地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亦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國務院副總理、「規劃」起草組副組長李克強撰文稱,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之中,世界經濟增長和市場需求發生新變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孕育新突破,國際治理結構出現新調整。因此,內地要在內外需中求平衡,在「綠色新政」中搶佔先機,適應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化中趨利避害,有所作為。

當前,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分化,也給規劃製造難題。如有的量化寬鬆,連續降息,有的通脹加大,接二連三加息。而且,對華貿易調查佔全球過半。是以內地貨幣政策、進出口等等,都得三思而後行。

全國一盤棋 說好普通話

儘管內地眼下受到通脹壓力加大、樓市高企的困擾,經濟轉型仍然是一條主線。觀察人士稱,要下好全國一盤棋,在規劃政策導向、目標設置等方面,就必須登高望遠,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速度與品質的關係,說好「普通話」,處理好穩經濟、調結構、控通脹三者關係。當下,尤其是控物價、保民生,否則,事倍功半。

合理確定經濟增速,甚至留有餘地,應是此次規劃十分重要的使命。各地依然衝勁十足,不少地方報來的經濟增速都超過10%。如斯,重複建設、高耗低效的專案,還會一擁而上,轉型和調結構,就泡湯了。

了解地方話 依情况推方案

專家預測,規劃增速指標,不會定得太高。不然,地方層層加碼,環境、物價、社會矛盾,以及國際上的反彈,都會接踵而至。

當然,「地方話」,也不是可有可無。要根據東中西部不同的情况,區別對待,要把連續性和創造性結合起來,像西部大開發,由於是欠發達地區,估計還會傾力支持,讓可持續發展找到新的落腳點。

說好「三種話」,看起來容易,實際上卻難度不小。因為,「世界語」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而「普通話」和「地方話」,本身就有一些博弈成分,還得磨合、協調。不過,倘若玩轉「三種話」,內地經濟大致不會大起大落,「中等收入陷阱」也有望打破。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