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連續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首次新股集資(IPO)中心,雖然近期新股認購潮未有早前般熾熱,但這個「IPO天堂」明年有望再接再厲,集資額或再創高峰。吸收今年經驗,與其動用大額資金抽「新股王」,不如考慮新股基金,幫自己抽新股。目前本港只有2隻IPO基金,均由麥格理基金管理推出,其中一隻「中國IPO飛躍基金」在今年12月新推港元計價基金,吸納市場資金捕捉明年新股升浪。
回顧過去2年,本港於2009年奪去美國十多年IPO霸主之位,集資額為310億美元,今年截至12月初籌集資金已達528億美元,去年麥格理基金管理亞洲股票投資主管John Bugg接受訪問時準確預測,2010年集資額可破紀錄達500億美元,目前數字與他估計的相近,他對明年IPO市場繼續有信心,表示已知的有95家企業正排隊上市,料總共集資規模大概700億美元,除了多家農村銀行上市外,大型集資活動或集中在工業和原材料行業。
看好中國經濟 帶旺新股市場
本港IPO市場規模每年遞增,Bugg指出目前未現泡沫,「中國經濟增長強勁,料可持續一段很長時間,內地企業亦會伺機集資擴充業務,帶旺新股市場,加上不斷流入的資金可為IPO市場帶來支持」。
「麥格理中國IPO飛躍基金」可以投資大中華、新加坡或美國掛牌的IPO,企業業務須與中國經濟有關,該港元結算的IPO基金可免除匯率波動的影響,基金策略亦與以往美元計價的基金類同。據銷售文件,IPO基金只可揀選過去1000日內掛牌的股份,但股份的投資期則未受限。基金亦可投資衍生工具和最多三成資產放在旗下另一隻「中國IPO精選基金」,但Bugg表示,現階段基金未有涉獵該兩個項目。
該IPO基金採用量化選股策略,以新股市值、股份流通量、定價折讓和股份未來10年前景等作選股準則,若符合各項準則,基金便會沽出估值偏高及長遠增長有限的股票,以認購新股。基金一般會持有新股達4年,Bugg解釋,由於招股時定價往往出現折讓,股份真正價格在3至4年後才能反映出來。所管理的基金組合內,較優質的新股大多是,市值為2億至10億美元、市盈率為15倍至20倍、公眾持股量適中或大行的研究程度未過於透徹的。
截至11月底,基金只投資中港上市的新股,由於今年有兩大「巨無霸」友邦保險(1299)和農行(1288)上市,基金資產比重以金融股為最大,達21.54%,持股量最多的5隻股票分別為中國秦發(0866)、瑞金礦業(0246)、中國旺旺(0151)、敏華控股(1999)及神冠控股(0829)。目前基金持有40隻股票,資產規模1.31億美元,基金經理持有資產值7.53%的現金,亦未有借孖展認購新股,淨負債資本比率為負6.2%。至於巴西淡水河谷(普通股︰6210)、亞開行上市的人債(86001)和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等,Bugg表示均未有投資,近期反而押注於重農行(3618),看好明年會有更多的農村銀行上市集資。
零售投資者抽新股未必能穩中1手,並須凍結資金超過1星期,其間或會錯過投資機會,IPO基金好處便是,獲得的分配比率較多,甚至比一般機構投資者更多,以及當決定認購額後,基金已可立刻支付金額,毋須等候分配結果。但基金也會面對市場風險,Bugg表示,「明年最大的風險是股價波動性很大,投機者會短期內大手買賣新股,不過此同時能增加基金經理的投資機會」。
今年跑贏恒指14百分點
IPO基金入場費也不低,為3000美元(2.34萬港元),首次認購費及每年管理費分別是5%和1.5%,並會收取每年超出高水位5%回報後的10%表現費。基金於2009年回報高達1.06倍,2010年首11個月升幅雖較遜色,但仍跑贏恒指14個百分點,Bugg解釋,由於市場經歷2008年的恐慌後,股價由谷底反彈,尤其2009年上半年新股表現理想,大多首日升幅10%至30%,目前新股市場表現雖大不如前,但表現相對穩定。
撰文︰劉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