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私營醫療需求嚴重失衡,公院病人輪候時間增長,加上醫護流失率高,人手愈見緊張;醫院管理局高層透露,2011年會力推私家醫生兼職到公院應診,率先讓已離任公院資深醫生兼職應診,既助解決人手緊張,也可將病人移向私家醫生;兼職醫生名冊將由醫管局總部統籌,流失率高的婦產科會先試行。各方對推行兼職醫生制度並不樂觀。
醫局高層指醫院陽奉陰違
醫管局婦產科、兒科、外科醫生離職率不斷增加,其中婦產科醫生最嚴重,流失率達一成。中大威爾斯醫院、港大瑪麗醫院兩間教學醫院,以及港島東區醫院,其婦產科醫生均是私院挖角對象。加上將軍澳醫院擴建後也推出婦產科服務,促使醫管局計劃大力推動兼職醫生制度,以紓緩醫生短缺壓力。
有醫管局高層表示,總部一直提倡兼職制,但部門主管一直陽奉陰違,致令政策不成功。高層最近已到過很多聯網,與部門主管就兼職醫生溝通。局方計劃日後將聘請兼職醫生制度化,由中央統籌、醫院部門協作,中央設立資料庫貫通各醫院,令離職醫生不僅可返回以前所屬醫院,更可到其他醫院兼職。
為鼓勵醫院聘請兼職醫生,醫管局會津貼一半薪酬。醫管局亦計劃按離職薪酬計算兼職人工,以吸引離職退休顧問醫生、剛轉為私家醫生的副顧問醫生回流兼職。
電子病歷防帶病人回公院
該醫管局高層表示,為避免兼職私家醫生將病人帶回公立醫院,病人資料會記錄在電子病歷,兼職私家醫生不能在公立醫院當其病人之主診醫生。長遠來說,醫管局認為愈多私家醫生在醫管局兼職,有望打通公私營醫療合作之橋樑,因部分病人或可跟着兼職醫生,轉到私營醫療。
醫聯:薪酬難及市場高
有公立醫院院長指,部門主管並非存心刁難不聘請兼職醫生,他舉例,一個副顧問醫生空缺需幾個兼職醫生填補,身為部門主管當然首先考慮聘請全職。
前線醫生聯盟前主席羅智峰表示,據他所知,已離職的醫生回流醫管局兼職的意欲並不高,因醫管局兼職醫生的薪酬無法與私營市場競爭,假如兼職醫生薪酬太高,擔心會令更多醫管局醫生轉為兼職醫生。
明報記者 談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