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評論﹕兩岸不耐煩 唇槍舌劍孆憛R孫嘉業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1日 05:59
2010年12月21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海峽兩岸第6次陳江會今日在台北舉行,兩岸雖將簽署醫療衛生合作協議,但最受關注的投資保障協議卻未能如預期簽署。最近兩岸官方明槍暗箭地放話,顯示出對目前的雙方關係現狀有不耐煩之感。

賴幸媛提7個「核心利益」

本月初,就在挪威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之前,台灣行政院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提出台灣民眾的7個「核心利益」﹕民主、主權、安全、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空間的權利、不被歧視的權利,以及弱勢者的生存權利。她並指出唯有台灣人民的「核心利益」得到理解、尊重與確保,兩岸關係才能更穩定向前發展,不會再有倒退的逆轉風險。對此,國台辦發言人則回應稱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台獨是兩岸關係的基礎。

昨天,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為陳雲林送行時,又高調批駁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關於「若無協議可簽時,就不召開江陳會,有東西簽才會開會」的言論,指兩岸兩會見面「不一定是要簽協議,兩岸現在是大交流,需要兩會做協商跟溝通,兩會需要做溝通」。但海基會即時回應稱,兩會最大功能是簽協議,若沒有協議簽,「總要有個議題才行」。

上述種種唇槍舌劍反映兩岸都對關係現狀有種焦慮的心態,對台灣當局來說,五都選舉顯示的民意「鐘擺效應」不可輕忽,在經貿問題大致底定後,生怕大陸在政治議題上逼迫太急,特別是榮譽主席連戰被傳獲對岸邀任國家副主席、獲頒搞笑孔子和平獎,都令國民黨嚇出一身冷汗;因此便盡量給兩岸關係降溫。

政治談判未開始 胡總心急

但對北京來說,對台灣的各種經濟讓利有求必應,但馬英九不僅在兩岸政治交流方面沒有絲毫回報,還有重蹈李登輝「戒急用忍」老路之迹象。特別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任期已近尾聲,而兩岸的政治談判八字還未有一撇,焉能不急。

孫嘉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