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日是澳門回歸中國11周年,特首崔世安上任一年來大力加快中小學小班教學步伐,以增開小班抵禦學生下跌危機,與香港中小學界面臨縮班殺校問題各走一途。有澳門政府及中小學校長指出,明年開始小學六級全部小班教學,較香港早3年,中學預料在2012年起銜接推行小班,基礎教育水平可望超前香港。
澳門與香港一樣,適齡學生人數在回歸後逐步下降,澳門適齡中小學生總數由99/00學年的9.8萬人,減至09/10年的7.3萬。1990年代不少學校每班有多達50至60人擠在一班房,但此情已不再,部分學校更面臨倒閉危機。
人口下降 優化教育契機
香港不少小學已隨收生不足而停辦,殺校危機蔓延至中學。不過,澳門政府則視學童人口下降為優化澳門教育契機,加快推行小班教學。從2006年開始,澳門政府透過增加班級津貼,鼓勵免費教育系統內的學校,從幼稚園開始推行25人小班教學,並擬用15年逐步推展至中小幼所有班級。到今年11月特首崔世安再宣布加快步伐,明年起小學6個年級全面實施小班,中學計劃在2012年銜接小班。
中學憂增教師薪酬成本
澳門公立中學之一中葡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陳英倫接受訪問時表示將貫徹落實小班制,由現時初中每班約30至35人逐步減少。他指小班教學強調學生在創意、專注學習和溝通表達等方面提升能力,讓學生的個別差異得到更充分關顧。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已展開教師培訓,為教師早作準備。
澳門培正的小學及幼稚園部每班有約45人,現已在視覺藝術、作文和體育等科目實現小組教學,配合小班教學需求。培正小學教務主任陳志誠說﹕「會話課分組時,學生不再怕羞,敢於用外語溝通,體育科分兩班後,學生親身試玩的機會多了,投入感也增加。」
但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指出,現時中小幼全校學生有約3200人,因資源及課室不足,中學每班平均仍有50學生左右。他相信隨政府增加教育資源,培正可在數學和高中英語等科目分組教學,將精英學生和一般學生分開授課,變相小班。但他關注澳門的學校以私立營運為主,小班教學會增加教師薪酬成本,令辦學團體負擔更沉重。
學者﹕不趁機改革 小班無補於事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兼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素君指出,推行小班教學能拯救收生不足的弱勢學校,她說:「小班可以紓緩學校倒閉,但長遠學校收生不足問題仍需改善,若不趁機改革,小班教學也無補於事。」
明報記者 彭美芳 鄭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