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信貸管理體制傳改革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2日 05:59
2010年12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儘管中央政府連番出招,收緊市場資金流動性,惟內地通脹依然居高不下,就在市場揣測來年內地會否壓縮信貸規模之際,有報道指中央正考慮就信貸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將按照個別銀行情况釐訂信貸額度,但目前仍未定案,因參與人民銀行會議的銀行仍存在分歧。

路透社昨日引述消息指,中央擬不再設定信貸總額度,取而代之,將根據個別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比率及動態撥備等作為指導信貸投放的參考指標。另一方面,人行將更積極及頻繁地透過使用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窗口指導及定向央票等工具以收緊銀根。

小型銀行較受影響

「如果真的根據資本充足率及流動性等指標限制銀行貸款額度,似乎小型銀行會較受影響。」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唐焱解釋,由於大型銀行的資本狀况及流動性較佳,加上過去幾年貸款增長較溫和,上述措施對其造成的衝擊亦較輕微。

對於明年內地的信貸規模是維持現狀抑或略有縮減,目前仍是眾說紛紜,內地《國際金融報》昨報道,為控制信貸規模,中國明年新增貸款目標可能較今年7.5萬億元人民幣的目標縮減10%(即6.75萬億元人民幣)。

此外,內地繼續傳出監管當局要求銀行停貸的消息。《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多位商業銀行分支行人士指,已收到地方銀監局的「暫停令」,要求月底前暫停發放人民幣固定資產貸款。上周內地傳媒報道,銀監會上海監管局要求上海本地法人銀行停發固定資產貸款。

內地地方融資平台貸款的潛在風險備受各界關注,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日前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也不諱言,地方融資平台給中國銀行帶來的風險最大。有鑑於此,據內地《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引述消息指,銀監會大幅調高了部分融資平台貸款的風險權重,以及收緊有關貸款的五級分類規則。

本報分別致電向工行(1398)、建行(0939)及農行(1288)查詢,但三行均表示並不清楚有關消息。

風險權重用以計算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倘銀監會採取上述措施,在銀行的資本水平不變的情况下,資本充足率便會相應下降,銀行要更審慎放貸,又或要擴股增資。報道引述分析師的推算,新例下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下降1個百分點。另外,重訂融資平台貸款五級分類規則,亦會影響到銀行的撥備計提,間接影響銀行的盈利水平。

不過,因應新措施可能帶來之影響,報道稱,監管當局給銀行預留出緩衝空間,對於融資平台貸款風險較大及短期內難以提足貸款損失準備的,可分2至3年補足,冀今明後3年內,逐步化解大部分的風險。

民生行明年或有需要集資

京華山一分析員指出,一眾本地上市內銀當中,以民生銀行(1988)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佔總貸款比例最高,達19%,加上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及減值撥備佔總貸款比率較低,吸存能力也較弱,預料該行明年或有需要集資,而擁有較高資本充足率的大型銀行,受上述措施影響較輕。

(明報記者劉欣欣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