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陳啟宗﹕最後一個問題,內地沒有了香港行嗎?行。只是沒那麼方便,她不會活不下去。香港沒有了內地行嗎?不行。我不否認融合是雙方對對方都有貢獻,但大家要頭腦清醒,誰需要誰?誰更需要誰?誰不能沒有對方?現在內地對香港多方面敞開,但是有限度,例如傳媒不能亂來,但是金融、經貿方面是極度敞開的,內地非常理解香港對他們的作用和貢獻是什麼,並非常願意善用香港這個地方。
但香港人是否清楚我們需要內地些什麼?這裏有兩點﹕
第一,大小的問題,他大我小,沒辦法,這是天生的,施永青先生(在場另一位嘉賓)一站起來,我只有後退(眾笑),他個子比我高,客觀的事實,無法改變,內地13億人口,GDP是4.5萬億美元,香港GDP是2100億美元。你不承認客觀事實,你死定了,我一定要跟施永青打架的話,我一定慘敗。(眾笑)
第二,從屬的問題,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我們承認了香港是中國的一個部分,我曾經在中文大學MBA課上問:香港人你的首都在哪兒?現在大家都有進步,答北京,三四年前那班MBA同學無人回答,甚至有人說維多利亞港(眾笑),有人說下亞厘畢道,或者說我們沒有首都;只有一把微弱的女聲說北京,我一聽口音不是香港人(眾笑)。我問其他同學同意嗎?沒有人敢回答。良久,大家才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香港的首都 在北京
之後,我又問了一個問題:香港人你的首都在哪兒?還是沒人回答。(眾笑)第一次沒人答是缺少理性的認知,第二次沒人答是缺少感性的認同。當然現在在座的都不是本科生,在社會都已有相當成就,較懂事,所以你們會說北京。如此就有從屬的關係,融合要在這個大前提下,如果香港沒有在這個大前提下正確定位,一輩子都無法成功。
如果我一定要打籃球,我一定輸,因為我個子矮;要是打乒乓球,我還可以玩玩。我如說要做籃球明星,那是天下第一笑話。同學們,好好思考這些問題吧,雖然一般香港人都只會思考小問題,不會思考大問題,但如果你不會思考大問題,就一輩子都不會成功,希望在座各位好自為之,搞清楚自己的定位,然後才有資格去談融合的問題。謝謝!
■《EMBA Forum:中港的協同效應》
統籌:陳志輝教授(中大EMBA課程主任)
主持:梁穎秀(EMBA 11)、鍾健禮(EMBA 11)
嘉賓:陳啟宗(恒隆集團董事長)
筆錄:謝冠東、王驍雙
日期:2010年10月9日
EMBA論壇(EMBA Forum)是定期舉辦的學術活動,邀請成功領袖與學員和校友分享管理哲學和成功秘訣。
中大EMBA網址:cuhk.edu.hk/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