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若投資者博港股出現季節性升勢,有機會享受接近1500點的潛在升幅,但從恒指現價下跌約400點已足夠確認跌市重臨,可進行止蝕,加上稍後升市機會大於跌市,看來持貨的風險回報甚為吸引。股份方面,現階段以指數成分股較為秤先。
港股周二急彈過後,昨日表現略為反覆。恒指升52點,報23045點;國指漲4點,報12611點;大市成交541億元。
內地A股下跌近1%,港股仍微升,股份則呈個別發展,但總括來說,港股連續兩天表現較中美股市為強。筆者相信,港股於12月20日已經見底,季節性升勢已經展開,若恒指9天RSI升至60水平,便進一步確認港股擺脫弱勢,升市重臨。
9天RSI升至60 意味升市重臨
觀乎過去4年,港股的季節性升勢能達到2000點左右,以恒指12月20日收市價22639點作為起點,上升約2000點的話,明年1月中之前的恒指目標暫定於24500點,進一步升幅接近1500點。
若筆者預測錯誤,大市向下,便按調整幅度超過近日由低位至今升幅的黃金比率0.618倍,作為確認跌市重臨的水平,換言之,若恒指跌至低於22686點,屆時便應減持股份避險。
倘跌至22686點 應減持股份
筆者預計,港股稍後升市機會較跌市機會為大,以不足400點的潛在跌幅,去博接近1500點的潛在升幅,論風險回報甚為吸引。
於升市初期,投資者看準時機入市,通常不會下重注,先小試牛刀,待升市出現了一段日子,確認氣氛好轉時才更積極入市,不過,以這樣的慣性入市,往往失掉先機。若投資者計過度過,發現於市場信心未穩之時,入市值博率仍高的話,便應早着先鞭,及早積極入貨,要賺錢比別人多,便毋須等待別人認同自己的看法才行事。事實上,市愈升才愈加注,加注部分的值博率便逐漸減低,這絕非良策。
內需零售航空股升勢 屬超賣反彈
股份方面,昨日34個行業股份當中,共有25個行業錄得上升。整體上市股份當中,共有589隻錄得上升,526隻下跌,402隻無起跌。數據顯示昨日個股表現不差。不過,昨日未見明顯強勢的行業出現,內需零售及航空股升勢最強,但均屬近期弱勢行業,純粹超賣反彈。筆者相信,短期內持有指數股較有運行,更容易享受大市升勢,不過,本欄投資組合內的股份,論基本因素亦不俗,因此暫時無意作出調整。
撰文:楊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