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婦產科醫生杜振峰涉嫌於2005年為女病人注射未經註冊藥物,導致病人腹痛和產生硬塊,醫務委員會昨續聆訊。控方派出專家證人作供,指病人接受注射的消脂藥物卵磷脂未有在港註冊登記,為外國禁藥,用作美塑療法並不合理。
一直未有現身聆訊的杜振峰昨再次缺席,他透過辯方律師代表表示,選擇不作供。杜振峰涉嫌在05年7月於一間美容公司替女病人X女士注射未經註冊的減肥藥,處方藥物並無標籤,又拒絕向病人提供病歷紀錄,被指專業失當,接受醫務聆訊。
巴西美國均禁用卵磷脂
控方昨傳召專家證人作供,皮膚科專科醫生陳衍里表示,曾於05年11月為X女士檢查,發現她接受美塑療法後導致腹部腫痛及出現不規則硬塊,而她所接受注射的消脂藥物卵磷脂,並無在港註冊登記,而巴西國家衛生部於03年已禁制此藥,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等部門亦有相關指引,質疑被告的療法並不合理。
可破壞體內健康組織
陳衍里續稱,卵磷脂含化學物質有清潔劑的消脂功效,可破壞體內含脂肪的健康組織,X女士在出事後4個月才開始接受治療,當時皮膚已有纖維化現象,難以百分百康復。對於辯方專家證人提出的文獻研究,陳衍里指該調查回應率低,質疑其可信性。
辯方派出韓裔醫生Dr. Peter Kim作專家證人,Dr. Kim表示曾在過去5年為400名病人進行美塑療法,並於澳洲悉尼的整形外科學院接受醫務訓練。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指Dr. Kim在澳洲並未獲取外科及整容專科的官方認可資歷,加上其提及的療法未能達至科學驗證及測試水平,決定不接納其專家證人資格。
醫委會本月28日繼續聆訊,等候5年的事主X女士,早前已出席聆訊完成作供,但被辯方律師代表質疑索取醫療報告是為索取利益,又未能辨別醫生容貌。被告杜振峰於本年7月底出席聆訊前遇襲受傷,申請押後聆訊,被控方質疑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