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言中醫:正視銀屑病長青網文章

2017年1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2月14日 06:35
2017年12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儘管現今醫學發達,有些皮膚病卻仍未找到方法根治,其中以牛皮癬最為惱人。據統計,約50%的牛皮癬患者會因病情困擾而有情緒問題,其中以焦慮和抑鬱較為常見。
牛皮癬學名為銀屑病(圖),是屬於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皮膚炎性疾病。雖未找到發病的明確成因,但與家族遺傳、情緒及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任何年齡的人均有機會發病,最常發病年齡為20至40歲,冬重夏輕。其皮疹主要呈紅色斑塊,表面蓋有銀白色皮屑,皮膚粗糙,增厚如牛皮狀,搔抓後皮屑容易脫落。發病初期皮疹多局限於某部位,如頸項後、手肘、膝等,嚴重時有機會蔓延至全身,加上容易發作,影響外觀,更有不少人誤以為牛皮癬具有傳染性而遠離患者,影響患者的正常社交,因而引起情緒問題。此外,部份患者更有機會出現銀屑病關節炎,影響活動功能,嚴重者甚至引發殘障。
從中醫角度而言,銀屑病稱為「白疕」,患者多數陽熱偏盛,或過食辛辣油膩,或平素情緒急躁,致熱入營血阻於肌膚,或濕熱流滯關節,不得宣洩而病發。中醫治療銀屑病主要從血分論治,再按皮損特徵加以辨證。若為急性發作期,皮膚色紅,多屬血熱內蘊證,治以清熱涼血解毒,常用藥物如水牛角,赤芍等;若病情日久,皮膚乾燥瘙癢劇烈,表面鱗屑較多者,多屬血虛風燥證,治以養血潤燥,常用藥物如當歸、蒺藜、防風;若皮膚增生較多而肥厚,多屬氣滯血瘀證,治以活血化瘀軟堅,常用桃仁、紅花等藥物。
銀屑病為難治性皮膚病之一,服藥療程一般較長。除了藥物治療外,情緒亦是導致病情反覆的要素之一。患者應以正面態度對待,減少負面情緒,身邊親友亦應盡力支持,以免陷入惡性循環。
隔周四刊出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黃藹筠醫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