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天年結港股半日市,是時候來一次全年總結。港股今年全年變動不大,恒指上升約5%,國指則微跌不足2%。若討論股份表現,強弱原因意義不大,倒不如分享一下筆者對今年市況的觀察所得,看看會否對明年投資投機有所幫助。
看基本因素 不能墨守成規
金融海嘯後,各國央行不斷增加貨幣供應,熱錢急增。作為新興市場中自由進出兼最具規模的股市,港股難免受到熱錢進出影響,每當港元匯價轉弱,例如今年4月中至6月初期間,由7.75跌至7.8以上,恒指亦受到波及,由22000點之上調整至19000點才見底;當歐債危機淡化後,港元逐漸回到7.75的上限,恒指亦愈戰愈勇一度逼近25000點水平,到近期港股港匯又再雙雙回軟。
熱錢的目標是投機,在短期內賺取最大最快的利潤,在這個環境下,若只墨守成規地只注重基本分析和估值,難免會降低投資回報。要捕捉熱錢的流向甚艱難,但回顧過去一年,兩大傳統技術分析工具,MACD和隨機指數(Stochastic)倒也大派用場。
MACD宜捕捉升跌大浪
先說MACD。此工具有兩條線,一是MACD線,為短期平均值減長期平均值,一般參數為12天減26天,處於正數代表強勢,負數則弱勢;另一線為信號線,是MACD線的9天平均數。用法很簡單,就是MACD線升穿訊號線買入,跌穿則賣出或沽空。方法簡單倒也行之有效,例如第二季的跌浪,MACD在21400點水平便發出沽發信號,持貨者毋須捱價位至19000點,節省不少資金;又例如9月至10月的大升浪,MACD於9月6日在21300點水平發出「熊牛」買入信號,到10月22日發出「牛熊」沽貨信號,當時恒指處23500水平,回報已達10%。當然,MACD有時回到信號後便再次上升或下跌,或略為穿過後又再反轉,但根據這些錯誤信號買入賣出均虧損有限,只要能捕捉上述的大浪或避過大跌浪,工具便相當有參考價值。
至於隨機指數,技算方法較複雜不在此詳談。隨機指數介乎0至100,兩條線為%K和%D,運作方法為前者上破後者下一注,升離超賣區再加注;K線跌破D線則減持,跌離超買區則全數沽出。回顧過去一年,隨機指數與MACD發出信號的時間大致同步,雖然在7月時出現一輪反覆,但大致上能捕捉大浪。
分注入市 有贏始加注
現在回顧而非預測,當然一切來得容易和簡單,但要大家在6月入市,11月在24000點之上沽貨,最大難度在於不受大市氛圍所影響而確切執行。要有獨立於市場的冷靜頭腦,需要時間和累積經驗才能做到,但筆者認為,任何分析工具均有其用處,但亦只是一個機會率而絕非百分百準確,可參考但不能墨守成規地跟隨,入市方式其實更為重要。
在股市要獲取理想回報,無論是炒股還是炒市,基本分析還是技術分析,均需要一個幅度較大而持續的升浪或跌浪。假設閣下有30萬元,第一注金額只宜為10萬元,當出現帳面利潤後便加注,一旦虧損便應停止下注並考慮應否止蝕。這樣的話,假設閣下作出錯誤決定損失10%,相對總股本亦只虧損約3%,仍處於可承受範圍;若決定正確趨勢持續而不斷加注,便可確保帳面利潤不斷增加。
須確保不會輸大錢
此方法的回報雖不是最大,但卻確保閣下作出正確決定時才下大注。雖然有時加注後回落至平均價而一場歡喜,但長期來說,每次交易的虧損金額有限,可保證資本不會出現嚴重損失(逢買必輸則另計),當出現一個大趨勢便可賺取理想回報,值得參考。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