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近日,慧雅提到我們要將買入股票視為買入一盤生意的一部分,跟着以後,我們不需要對股價的短期變動太過着意和緊張,只要公司的管理層,能善用資金為股東創造價值,又或公司的生意本質夠強就可以。這時候,管理層要做得很差很差,才可破壞公司的價值。
買好公司不用擔驚受怕
基本上,有關看法的假設是,有限度負債公司的機制是有利於創造財富,我們要做的,是選擇與那些人或那類型的公司或生意為伍。以慧雅之見,從邏輯上,這是一可以成立的角度,有關的角度可以引領我們進入另一重的境界。純粹從投資的付出與回報的角度看,有關方法的好處是不易輸大錢,而且可大致上受惠於時間的流逝,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未必需要很多,亦不用整天擔驚受怕。
理論上,這方法應是有不少吸引之處。不過,事實亦都是,奉行的人甚少。股神巴菲特曾經說,他的一套投資方法,是最為多人認識,但就最少為人奉行。
他的想法是,這大抵是因為這套方法跟人性的基本取向,是不少牴觸之處。這觀點相信也有一定道理吧?不過,以慧雅之見,在認知上的障礙,亦可能是原因之一。 一時之間,這令慧雅想起佛學的本質,有關角度可能可有助讀者明白這問題的本質。以慧雅之見,佛家認為世俗人追求的「虛榮」和短暫的快樂,是我們痛苦的來源,唯有在參透這點後,我們才可得到解脫,並進入一重新的境界。這大概也是事實吧?要說出來,這並不見得很難,但要付諸實行,卻是另一回事。這大抵是奉行價值投資價值法是其中一個根本難題吧?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