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萬眾期待的《星球大戰》系列第8集《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Star Wars:The Last Jedi)正在上映,相信不少讀者早已朝聖,亦應該對結局感到震驚。然而,《星戰》玩扭橋並非新鮮事,早在《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便玩過,當年上映時是何其震撼!宏觀古今中外電影,也有不少扭橋傑作,現就讓大家重溫。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The Empire Strikes Back)
「我是你的父親!」當黑武士將天行者迫到絕路,並說出這驚人對白,全球觀眾應該都會啞然。原來當年電影未上映前,監製佐治魯卡斯堅決將這出人意表的橋段保密,有指當時只有五個人知,包括他自己、導演Irvin Kershner、編劇Lawrence Kasdan、飾演天行者的Mark Hamill,以及負責幫黑武士配音的James Earl Jones。
《霧地異煞》(The Mist)
電影的厲害之處,是營造出「絕望」的氣氛,看不見的濃霧、突如其來的怪物,以及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令電影角色以致觀眾都相信自殺可能是唯一出路。電影尾聲,主角將兒子殺害後,希望竟突然降臨,濃霧被驅散,軍隊將怪物殲滅,得救的主角卻比死更難受。
《搏擊會》(Fight Club)
David Fincher的經典。觀眾起初會被敘事者(Edward Norton飾)和Tyler(畢彼特飾)牽着走,看着他們創立「搏擊會」的經過。直至末端,觀眾才被「告知」Tyler其實是敘事者分裂出來的虛擬人格。最可怕的是,由於電影出自人格分裂症病人的視角,令觀眾不自覺接受了Tyler在戲裏的訊息,自己某程度上也變成人格分裂。又或者,一個充斥物質主義的社會,容易令人產生人格分裂。
《鬼眼》(The Sixth Sense)
要數「估你唔到」系列的經典,禮切沙也馬蘭的《鬼眼》肯定上榜。全片由Bruce Willis的視角出發,直至結局一刻,當他發現自己沒有戴着婚戒,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已死,才會被「I see dead people」的Cole(Haley Joel Osment飾)看見。電影名言「They only see what they want to see」,也巧妙地套用在觀眾身上,因觀眾不會相信主角已死的事實。
《不速之嚇》(The Others)
比《鬼眼》遲兩年推出的電影,無可避免被烙上抄橋惡名。然而《不速之嚇》其實是一部很出色的恐怖片,妮歌潔曼的精采演繹亦瞞騙了觀眾,正當大家以為妮歌被鬼嚇,到最後才揭穿自己才是鬼。
《恐懼鬥室》(Saw)
《恐懼鬥室》系列長拍長有,但最經典始終都是第一集。觀眾在被血肉與斷肢的官能刺激下,跟主角一樣很想知誰是操控一切的幕後大佬Jicksaw,去到最後一刻,才揭穿Jicksaw在第一幕已躺在房間內。
《公主復仇記》
玩扭橋非荷李活專利,我們的鬼才導演彭浩翔也愛玩掩眼法,迫你看到最後才大逆轉。《公主復仇記》裏,表面上是阿嬌被賤男吳彥祖拋棄及爆裸照後,聯同陶紅對付吳,到結尾才知阿嬌因不忿吳彥祖與陶虹相戀,才自爆裸照向他報復。誰知局中有局,原來陶虹跟吳相戀在先,阿嬌反而是第三者。
《殺人犯》
世上無奇不有,有誰會想到殺人犯會是肥頭耷耳的譚真一?雖多番被指抄襲西片《孤疑》(Orphan),奸角同樣是患有不老症,但「一哥」那長近半小時的剖白實在太經典,至今仍不時被人討論,真係「我又諗起你老婆喇!」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The Empire Strikes Back)
「我是你的父親!」當黑武士將天行者迫到絕路,並說出這驚人對白,全球觀眾應該都會啞然。原來當年電影未上映前,監製佐治魯卡斯堅決將這出人意表的橋段保密,有指當時只有五個人知,包括他自己、導演Irvin Kershner、編劇Lawrence Kasdan、飾演天行者的Mark Hamill,以及負責幫黑武士配音的James Earl Jones。
《霧地異煞》(The Mist)
電影的厲害之處,是營造出「絕望」的氣氛,看不見的濃霧、突如其來的怪物,以及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令電影角色以致觀眾都相信自殺可能是唯一出路。電影尾聲,主角將兒子殺害後,希望竟突然降臨,濃霧被驅散,軍隊將怪物殲滅,得救的主角卻比死更難受。
《搏擊會》(Fight Club)
David Fincher的經典。觀眾起初會被敘事者(Edward Norton飾)和Tyler(畢彼特飾)牽着走,看着他們創立「搏擊會」的經過。直至末端,觀眾才被「告知」Tyler其實是敘事者分裂出來的虛擬人格。最可怕的是,由於電影出自人格分裂症病人的視角,令觀眾不自覺接受了Tyler在戲裏的訊息,自己某程度上也變成人格分裂。又或者,一個充斥物質主義的社會,容易令人產生人格分裂。
《鬼眼》(The Sixth Sense)
要數「估你唔到」系列的經典,禮切沙也馬蘭的《鬼眼》肯定上榜。全片由Bruce Willis的視角出發,直至結局一刻,當他發現自己沒有戴着婚戒,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已死,才會被「I see dead people」的Cole(Haley Joel Osment飾)看見。電影名言「They only see what they want to see」,也巧妙地套用在觀眾身上,因觀眾不會相信主角已死的事實。
《不速之嚇》(The Others)
比《鬼眼》遲兩年推出的電影,無可避免被烙上抄橋惡名。然而《不速之嚇》其實是一部很出色的恐怖片,妮歌潔曼的精采演繹亦瞞騙了觀眾,正當大家以為妮歌被鬼嚇,到最後才揭穿自己才是鬼。
《恐懼鬥室》(Saw)
《恐懼鬥室》系列長拍長有,但最經典始終都是第一集。觀眾在被血肉與斷肢的官能刺激下,跟主角一樣很想知誰是操控一切的幕後大佬Jicksaw,去到最後一刻,才揭穿Jicksaw在第一幕已躺在房間內。
《公主復仇記》
玩扭橋非荷李活專利,我們的鬼才導演彭浩翔也愛玩掩眼法,迫你看到最後才大逆轉。《公主復仇記》裏,表面上是阿嬌被賤男吳彥祖拋棄及爆裸照後,聯同陶紅對付吳,到結尾才知阿嬌因不忿吳彥祖與陶虹相戀,才自爆裸照向他報復。誰知局中有局,原來陶虹跟吳相戀在先,阿嬌反而是第三者。
《殺人犯》
世上無奇不有,有誰會想到殺人犯會是肥頭耷耳的譚真一?雖多番被指抄襲西片《孤疑》(Orphan),奸角同樣是患有不老症,但「一哥」那長近半小時的剖白實在太經典,至今仍不時被人討論,真係「我又諗起你老婆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