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東鐵線大圍站經常人來人往,乘客轉車時人迫人恍如打仗衝鋒,預期沙中線通車後乘客流量會進一步增加,為此港鐵特別斥資12億元增設顯徑站,以紓緩乘客流量。新車站預計2018年通車,會採用大自然設計,外牆遮陽板首次以「再用塑料木材」打造,列車經高架橋進入地底更會穿過綠化人造山丘,務求令車站與大自然融合。
料2018通車盼疏導大圍站
沙中線規劃期間,因公眾關注顯徑站未必有足夠人流,興建與否一直爭持不下,最終計劃拍板。港鐵設計經理沙中線(東西線)黃智聰解釋,全長17公里的沙中線屬策略性路線,10個車站中有6個為轉車站,其中大圍站會成為通往尖東、港島與東九龍方向的雙向轉車站,興建顯徑站有助紓緩大圍站交通樽頸的情况,並可方便沙田、馬鞍山一帶居民使用車站旁的顯田遊樂場與泳池,同時附近約4萬名居民與上班一族,日後亦毋須專程乘其他交通工具至大圍站才能乘搭港鐵。
顯徑站以開放式高架橋設計,為配合相連遊樂場的景觀,車站設計會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的木屑和塑膠廢料製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與車站頂綠化,自然採光之餘,亦可減低室温。
設光敏控制電梯節能裝置
綠化帶會延伸向高架橋,列車會穿過人造山丘進入地底,令整個車站外觀融入周遭環境。雖然車站會引入環保設計,包括光敏控制照明系統,扶手電梯、升降機節能裝置,但整個車站成本不會因而大增,預計約為12億元。港鐵會爭取在2012年中興建,2018年投入服務。
車站總樓面面積為9200平方米,距離地面17.5米,會永久佔用遊樂場部分休憩設施、沙田植物檢疫站與新界北動物管制中心,有關設施將於區內重置。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