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渣打關家明:限制內地人買樓是下策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6日 05:59
2010年12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渣打銀行亞洲區總經濟師關家明預測,明年本港經濟仍向好,實質增長會在4%至5%之間。通脹雖然上半年會較高,有個別月份可能達至5%,全年維持在4%水平,但這並不可怕,反映香港經濟活躍。通脹主要是受內部因素牽動,包括工資及租金上揚,反而內地通脹引發的進口品價格上漲,對整體通脹的影響甚微。

政府角色只宜確保土地供應

他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物價漲幅會集中在上半年,反而資產價格的升幅會全年都出現。他呼籲政府有必要提供充裕土地應付需求,然而,政府的責任應止於土地供應,至於以什麼價錢開售則宜由市場決定。

他認為,政府的樓市政策不宜跟着周期走,否則會有很大的政策風險,既然撤出了居屋市場,便不應重回。

內地人買樓 屬服務出口

對於內地人出現在港買樓置業熱潮,有聲音要求限制,但關家明認為這也是一種服務出口,為本港帶來收入。內地人來港買豪宅,就算他們願付出「不合理高」的價格,但求資金有穩陣的「安身之所」,這沒有什麼問題,只要他們沒有在港借貸,風險自負,政府絕無必要限制內地或是外國人在港置業。在樓價過高,港人可選擇到城市的邊緣地區居住,直至市區樓價回落才買入。

「香港人也可持有不同國籍護照」

「以國籍來分辨誰有資格在港投資,是最壞的選擇,香港居民也可持有不同國籍的護照,那怎樣劃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呢?」

他指出,香港今天的經濟局面,跟1997年至2003年期間,經歷了多年的結構調整,有密切的關係。土地政策改變了,政府撤出房產市場,停建居屋;公營部門的成本也較前具有彈性,提升了回應經濟逆境的能力;自由行政策令今天一半的旅客來自大陸,以前在尖沙嘴名牌店的主要語言依次是英語、廣東話及普通話,今天的次序是普通話、英語和廣東話;還有最新的人民幣國際化衍生的機遇;人民幣升值令鄰近港邊境的深圳居民湧港買日用品。

經濟急轉型 導致貧富懸殊

他表示,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會一些人跟上新形勢而受惠,他們轉得快,捕捉到機遇,也有些人和行業沒有直接受惠轉型,於是加劇了社會貧富懸殊。政府可在政策上作出調節,拉近這方面差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