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聯辦門前路「瘦身」 前官員﹕防法輪功滋擾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6日 05:59
2010年12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判刑一周年,支聯會30多人昨到中聯辦請願,警方出動兩排鐵馬及人牆保護中聯辦鐵閘,令行人路非常狹窄,場面混亂。該段行人路加建了花槽,闊度從原來的9米減至只得3米,違反現時至少4.5米的行人道規劃標準。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甘乃威透露,當年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黃保華曾私下提到,因有人投訴法輪功在中聯辦門外長期駐紮,政府遂加建花槽。

行人路闊3米 少標準1.5米

甘乃威及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均表示,會在立法會跟進該段行人路違反規劃標準,質疑政府以此打壓集會自由。

中聯辦外行人道加建花槽背後有一段故事,甘乃威對本報透露,2002年,當時的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黃保華私下問過他及其他區議員,提及中聯辦門外有法輪功長期駐紮請願,遭旁邊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投訴,指居民受滋擾,因此政府打算在中聯辦門外建花槽。

議員﹕打壓言論 政府﹕提升綠化

甘乃威說,事後路政署的工程不但沒有向區議會提交討論文件,連知會的文件都沒有。黃保華2004年退休,他曾在07年任曾蔭權特首競選辦副秘書長。不過,新論壇區議員陳財喜表示,當年興建花槽只為綠化路面。運輸署與路政署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建花槽是02年5月一段干諾道西避車彎的汽車出入口改善工程,並一併提升路旁綠化設施。

不過,這個闊6米的花槽,卻令中聯辦鐵閘外行人路的闊度,不符合2002年和08年的行人道規劃標準。這條位於市區高密度住宅地段的行人道闊僅3米,按02年《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標準,最少應有3.5米。08年當局更新標準,指若附近有引發高人流的設施如政府設施、商場時,闊度最少要達到4.5米。運輸署強調該闊度與前後其餘干諾道西的行人道闊度相若,從沒接獲市民投訴狹窄。

李卓人稱會追究行人道設計違反規劃指引,包括在立法會書面質詢、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跟進,以及研究能否要求政府清拆花槽。甘乃威亦說,會在下月中立法會大會口頭質詢,要求政府詳細交代為何違反規劃標準。

判刑一周年 劉曉波家門冷清

另外,昨日是劉曉波判刑一周年,北京最低氣溫為零下9℃,記者昨下午到劉家所在玉淵潭南路9號院社區外觀察,門前如平時般有2名保安員執勤,但門前豎立其他住宅區鮮有的牌子:「不接受媒體採訪」。但相較於本月10日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當日,當局出動數十公安便衣駐守,昨日則冷冷清清,不見穿制服公安駐守,零星有記者出現,但稍作停留便離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