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樓價過高問題是內地久治不下的「毒瘤」,上任8年,調控7年,但對樓價這匹「脫韁野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也承認還未能有效駕馭。而內地樓價一升再升,吸引不少港人跨境置業,間接對深圳樓價急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港人北上置業詳見另稿)。
中央今年4月及9月雖然兩度推出樓市調控措施「國十條」和「國五條」,從銀行按揭、土地管理等方面力求遏止樓價過快上漲,調控力度更被稱為「史上最嚴」,然而溫家寶昨日出席官方電台直播節目時,公開承認調控成果不理想,但他強調只要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及抑制投機,仍有信心樓價會回到合理價位。
聽眾問調控成果 「落實的還不夠好」
「今年我們採取十條措施和五條措施,現在看落實的還不夠好。」溫家寶昨早在中央廣播電台直播節目上,被聽眾問及「政府今年採取了很大的力度調控房價,你怎麼評價目前的調控成果」時,坦承調控效果不佳。
這也是他繼上月訪問澳門,指調控樓價「確實很難,你看內地,左一個(國)十條,右一個(國)五條,就是壓不下來」後,兩個月內對內地樓價難調流露出無奈之嘆。
對於樓市調控不如理想,他指出未來要從兩個方面繼續加大力度﹕「第一,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溫家寶說,今年要動工興建的保障性住房580萬套,已建成370萬套,明年將有1000萬套會開工;「第二方面的努力,就是要抑制投機」。他認為,這方面要利用銀行對房貸的控制,並且加強對土地的管理,特別對於投機性土地更要嚴加管理。他說﹕「經過我們一段的努力,房價會回到合理的價位,我有這個信心。」
籲畢業生農民工先租房
主持人指社會上有「房價總理說了不算,總經理說了算」的講法,溫家寶回應,該講法既不準確也不全面。他指樓價「有政府應該管理的部分,有市場應該管理的部分,總理應該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決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問題」。
溫家寶說,現在全國城鎮居民自有住房率已達80%的高比例,然而「住有其居但並不意味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住房」,他勸喻感到「買房難」的人,例如剛畢業的學生、農民工等,「可以採取先租房的辦法來解決住房的問題,租價要合理、條件要完備,使他們住的能夠感到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