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深圳地鐵2號線和3號線首期今日開通,並讓乘客免費試搭3天。但當局藉新線開通,今日起提高票價,部分車程加幅達30%。這個「不是最好但卻最貴」的票價方案公布後,引起市民不滿,指目前深圳百物騰貴,當局卻提高地鐵票價,既漠視民意,也違反中央遏抑通脹的政策。
今日開通的地鐵2號線首期由世界之窗站至蛇口赤灣站,港人可從羅湖口岸(1號線)或福田口岸(4號線)乘地鐵並轉線抵達蛇口,至於3號線首期(布吉草埔至龍崗雙龍)只是開通高架橋一段,對大多數地鐵乘客影響不大。
分段計費 加幅最少15%
據深圳市發改委一周前公布並於今日啟用的新地鐵票價方案,新票價加幅最少15%,其中最多人乘搭的1號線,從羅湖站到世界之窗站就由6元加到7元(加幅16%)。而當局的收費方案則是由原來的按車站數目收費,改為按行車里程分段計費,如1號線華強北到僑城東站票價由於3元漲到4元,加幅便高達33% 。4號線因由港鐵管理,不屬於這次加價範圍。據悉,這是當局在9月16日票價聽證會上3套方案中最貴一套。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黃瑞就早前曾解釋,由於投資巨大和長期公益性低票價,令地鐵集團有巨額虧損,預計2012年至2016年,深圳地鐵計折舊和利息虧損額約220億元。
不少深圳市民對當局選擇最貴的加價方案表示強烈不滿,市民祈先生表示,現在物價飛漲,政府更應該做好壓抑通脹的榜樣。上個月國務院發布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多項措施,但深圳市政府仍然對公共交通大幅加價,明顯與中央的紓困政策相違背。
被指違中央遏通脹政策
曾出席聽證會的深圳低收入人士代表吳澤秋認為,「新票價太貴了,我們根本坐不起。地鐵本來就是公益事業,不能單以盈虧來衡量,最重要的是解決百姓出行難問題。」市民黃小姐更稱,當局選擇最貴的票價方案,根本沒有聽取廣泛民意,現在地鐵已比巴士貴很多,如果再漲價,那不少人只能坐經常堵車的巴士了。
深圳市發改委價格處官員在回應為何選擇最貴票價方案時稱:「3種票價都符合地鐵票價的定價原則,既然都符合定價原則,選哪個方案都不奇怪。」
明報記者李泉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