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抑制樓市炒風,政府狠出辣招提高短炒成本,又收緊按揭成數,但有意見指真正用家也受影響。在本港按揭貸款市場穩佔三甲一席的匯豐控股(0005),旗下匯豐銀行公開呼籲政府慎重考慮應否再出招,香港區總裁馬凱博警告,若再推出打擊樓市措施,將影響真正用家的需求,又認為短期內銀行界再出現按揭劈息戰的可能性較低。
「香港政府不能失去房地產市場作為經濟重要推動力的視野,這是很重要的。」馬凱博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期望政府謹慎考慮,如果再推出任何進一步的收緊政策,必會影響真正用家。他指出,政府早前出招已成功消除一部分泡沫,但礙於季節性因素,難以判斷措施真正效用,要視乎2月至4月期間的樓市表現,才能判別措施是否能為市場帶來實質的冷卻作用。
季節因素 暫難言政策成效
金管局11月中旬宣布,下調800萬以上樓宇按揭成數,800萬至1200萬按揭成數由七成降至六成,1200萬以上則由六成降至五成。政府又同時徵收最多15%的額外印花稅,令一手及二手物業市場急劇收縮。特首曾蔭權更表示,如有必要政府會採取進一步措施遏抑樓價上升。
有銀行界人士認同馬凱博的說法,收緊按揭成數已導致部分「換樓客」要重新安排資金。「(現有措施)令炒家離場的目的已經達到,再出招就會過火位。」一名不願具名的本港銀行家續指,按揭證券公司把最高按揭成數由九成半降至九成,已打亂原本儲夠錢付首期的上車戶。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政府以一刀切形式限制買家按揭成數,加上因為現時一般3房單位叫價已動輒800萬元以上,顯然波及中價樓的用家。
業界:影響按揭生意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匯豐等銀行以保障用家之名提出警告,真正動機可能是關注本身的企業利益,因為打擊炒樓措施令市場出現「有價無市」情况,影響銀行按揭生意。銀行界人士指出,按揭作為交叉銷售的最佳入門產品,故銀行必須維持按揭業務的增長。綜觀本年至今首11個月,累計之新取用按揭貸款額已達2932億元,遠超97年同期高峰期的2312億元,升幅近二成,創97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但升勢顯然受政府11月中旬出招有所收窄。
(明報記者李家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