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ebb轟亂送紅股擾股民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29日 05:59
2010年12月29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市公司屢送紅股「以回饋股東支持」,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昨日撰文指出,送紅股或拆細股份,為小股東徒添麻煩兼無助刺激交投,實際上十分「無謂」,而近日多隻送紅股股份中,更以信利國際(0732)做法特別混亂。事實上,以送紅股為例,由股份除權至紅股上板期間,由於貨源較少,極易被人為地炒上,昨日除權買賣的志高(0449)股價,便曾彈升近四成。

David Webb昨日於網上發表題為「Truly pointless bonuses and splits」(意即「絕對無謂的紅股及拆細」,同時,信利英文名稱亦為「Truly 」)的文章,批評一些上市公司派送紅股或將股份拆細,部分更會同時進行,做法無助增加股東利益之餘,更增加小股東增加交易成本。

發紅股增成本 製造碎股

文章指出,送紅股不會增加公司實際資產,但發行紅股卻產生不少成本,包括發出公告、列印文件、召開股東會等。同時,紅股往往帶來碎股問題,持股量低的散戶很多時未能湊足一手,在沽售碎股時被迫以低於市價出售等。

David Webb又稱,在股份除權日,股東的部分實際權益因紅股未到手而不能沽售,而經調整後的股價,亦難與過去數據比較,凡此種種均對小股東不利。文章特別點名批評信利早前的送紅股及拆股計劃,做法無意義及十分混亂,建議管理層若想降低入場費,以刺激股份交投量,只需將每手股數由2000股降至400股,亦能達到相同效果。信利本月初宣布,擬按每10 股送1紅股,同時將股份1拆5,每手買賣單位則維持2000股。

乾貨期 令股價易被炒上

此外,近日多隻宣布送紅股的股份,在除權日往往被炒高,證券界指出,送紅股對基本因素無任何影響,但介乎除權日至紅股正式上板,便出現了一段「乾貨期」,可令股價更易被炒上。

以昨日除權的志高為例,該公司擬1送9紅股,即本月28日前每持有志高1股的股東,昨日起帳面上擁有10股志高股份,但在紅股正式到手前,僅得1股可沽出, 在供求失衡之下,莊家便可利用這一段時間把股價炒上。而志高昨日亦「表現對辦」,股價最多飈升38%,收市仍升19.6%。

(明報記者毛婷婷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