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趙連海獲保外就醫,多名港區人大代表表示歡迎,形容是「遲來的好消息」,但同時批評當局不肯向外公布。對於趙連海保外就醫消息始終遭官方封鎖,有熟悉中國法律的學者指當局行徑「鬼祟」,估計趙連海可能會被繼續監視一段時間,才可能公開露面。
港人代﹕遲來的好消息
發起聯署信為趙連海求情的港區人大代表羅范椒芬對本報表示,她為趙連海和家人感到高興,認為他們一家團聚共度新年,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她說,趙連海的獲釋,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法院吸收了多方面的意見,作出了一個兼顧情理法的決定。
另一人代黃國健則表示,一直傳言趙連海已經於26日離開看守所,但消息無法證實,到昨日還未收到最新消息;他也曾經從其他渠道問及事件,但至昨晚仍未得到具體答覆。黃國健認為,趙連海獲得保外就醫是「遲來的好消息」,但批評當局處理方法有問題,只是希望低調處理,卻不肯向外公布,反而引起傳媒關注及追訪。
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王友金表示,由於趙連海沒有重病,今次獲准保外就醫,「嚴格來說就是違反法律,影響中共政法機關威信」。他批評當局連任何放人的憑證都要隱瞞,是鬼祟封鎖消息,「你不讓人見到他,不讓他與記者見面,公眾怎知道他真正保外就醫?」
王友金認為,當局對趙連海一案明顯是判錯,但錯而不認,加上香港與外界輿論壓力,結果採用保外就醫這種政治手段作為解決辦法。他說,趙連海保外就醫後,理論上可與家人、朋友接觸,甚至可與記者見面,但身分仍是囚犯,只是在監獄外執行刑期,所以還是要受監視一段時間。
王友金﹕錯而不認 政治解決
「公安機關不想他(趙連海)一放出來便接見一大批記者,所以可能安排一個地方給他住,避免記者來騷擾他。但無論如何,將他『收埋』的時間都不應太久,總要給他見一次記者。」王友金說。
內地批准囚犯保外就醫有嚴格規定,要先有省級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證明,才可向再上一級法院申請。就算獲批,都有幾種不同方法處理,包括安排回家、到招待所「療養」,或者直接送出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