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京自入冬以來「零降雨」,至今日(2月1日)將是連續100天無有效降水(雨、雪),創出40年(1971年)以來最長無降水紀錄。中國氣象專家對本報表示,未來一周(即春節期間),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基本無雨無雪,當局雖考慮採取人工降雨,但現時氣象並不適合。專家更擔憂北京今年會出現「無水之冬」,若開春後仍無明顯降水,將出現農業災害,影響夏糧播種。
北京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繼松說,北京曾在1970年底至1971年初出現過連續114天無有效降水的情况,現在的100天(從去年10月25日至今日)已是有記錄以來第2高位,按照7天的天氣預報,北京在年初四前幾乎沒可能降水。「對北京、華北地區來說,12月至2月本來就屬旱季,以往北京這3個月的降水量平均只有9.5毫米,但今年是零。」
開春後若無降水 將影響夏糧
對於北京及華北部份地區正考慮實施人工降雨緩解旱情,孫繼松指出,有無水氣是影響降水的重要因素,北京降水主要受西南風和東風帶來的兩條暖濕氣流影響,不過今年這兩條水氣輸送帶都未建立,「在自然條件有降水、降雨迹象時,人工降雨才有意義,但現在沒有條件(人工降雨)。」
至於今年北京是否會成「無雪無雨之冬」?孫繼松表示,2月剛剛開始,整個冬季完全沒有降水的可能性甚微,歷史上也從未有過。至於到時是落雨還是雪,「這個很難說,有時3月還能下雪。」他指出,華北地區基本農作物是冬小麥,從土壤表層監測來看,北京地表6厘米以上基本是乾土層,但在6厘米以下還有水氣,說明氣候乾旱尚未延伸至農業災害,「如果開春以後還無明顯降水,形成冬春連旱,對夏糧收成就會有影響。」
京郊制水「最想洗澡過新年」
另據北京媒體報道,因長時間無有效降水,令到北京遠郊山村需要制水。在房山區南窖鄉北安村靠近公路的地方,有一根通向山上泉眼的水管,但冒出的水流不多,村民都在水管旁排起接水長隊。在等待近半小時後,67歲的村民羅玉盾終於接到水,「我身上背的是全家5口人用來喝的水。」村民劉女士直言,「我就想在節前能痛痛快快地洗個澡,幹乾淨淨地過春節!」由於嚴重缺水,南窖鄉政府從去年11月採取定時供水(制水)措施,當局稱,會在今年5月打通一口800多米深的水井,解決當地用水問題。
明報記者王艷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