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修補中日關係,日本首相菅直人計劃今春訪華,與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首腦會談,再次確認「戰略互惠關係」。北京學者指出,菅直人持現實主義思維,即經濟拉攏中國、軍事指向中國、政府依附美國而牽制中國,但釣魚島撞船等系列事件已致使中方對日方心存芥蒂,兩國關係難以恢復較高水準。
共同社引述日本政府消息透露,日方希望今年春天實現首相菅直人首次訪華,菅直人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首腦會談,再次確認「戰略互惠關係」,並會考慮由外相前原誠司先行訪華鋪路。
圖再確認「戰略互惠關係」
北京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周永生指出,菅直人是現實主義者,欲採取經濟、軍事、政治三分策略﹕即經濟上拉攏中國,謀求穩定市場和能源供應;軍事顧及國內民眾情緒,防範中國;政治依附美國牽制中國,從中三重獲利。
但周永生指出,菅直人最在意東海聯合開發,因為中國的能源和龐大市場可令日本實質獲益,「中國領導人原本以為對日東海讓利,以換其妥協。但日方人為製造兩國間不信任、國民仇視,軍事防禦指向中國,令中國領導人心存芥蒂,短期難以消除。」
周永生說,透過撞船等事件,中國領導人已明白菅直人「唯美國是從」的政策,中日「戰略戰略互惠關係」已遭日方「人為破壞」,需要重新定位,增加新內容。
共同社稱,日方希望今年在日本舉行的中日韓首腦會談最好於6月底前舉行,並在此之前實現首相訪華。周永生指出,日本僅開放工業,限制開放農業,其實無意推動自貿區發展,訪華意在中日首腦熱線、東海防衝突熱線等方面與中方達成協議。
日揆或撤換親華高官
與此同時,《日本經濟新聞》昨天亦報道,內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接連遭在野黨以及民主黨內前黨魁小澤一郎率領的最大派閥等反對,菅直人將在1月13日的民主黨大會後進行內閣改組。周永生預料菅直人將撤換仙谷,他指出,外相前原對華強硬,「仙谷是親華派,一直從中起平衡和制約作用。若仙谷下台,日高層中對中國持友好感情的高官數量減少,也對中日關係恢復不利。」
他推測,兩國關係要恢復撞船前水平最少仍需半年時間。另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北京學者表示,「中國更注重行動。若菅直人一直唯美國是從,以對華關係進行投機。他在位期間的中日關係難達較高水準。」
明報記者報道